第768部分 (第1/4页)

�3700具。是役,我军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牛山镇大捷。

胜利都是血铸成。在突破陇海路之战中,我军将士浴血奋战,与日寇决死拼杀,涌现出了光耀千秋的英雄事迹。我亲爱的战友,红七军团、八路军教导师、陕西抗日民主特区、山东抗日根据地新闻宣传战线的旗帜、忠诚的共产党员、我党我军优秀的妇女干部、中国妇女的典范、知识分子的楷模安晶晶同志,就是为了掩护战友,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下。碧血染淮海,丹心写汗青。古老的淮海大地,见证了一个为民族解放、为国家独立奋斗不止的女战士的忠诚和不朽业绩。“

接下来,刘一民字字血、句句情,回忆了晶晶参加红军以来的奋斗历程,刻画了一个美丽的才女投身抗战、为国捐躯的光辉形象。

在文章最后,刘一民深情地写道:“我知道,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战死沙场。以后还将会有无数的烈士勇赴国难,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抒写中华民族不屈的篇章 晶晶只是他们中的一员,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有幸遇见她并和她长期共事,成为战友、同志、亲人,此情绵绵,永无绝期。今后,我将用烈士的精神鞭策自己,和战友们一起为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当天夜里,罗荣桓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马鞍山,与刘一民汇合。

多时不见,本应敬礼、拥抱,欢欢喜喜的,但由于突破陇海路之战伤亡大,晶晶的遗体又放在刘一民身边,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张了几下,都没有开口。

随同罗荣桓到马鞍山的,除了山东局、山东抗日民主参议会、师部在大店的领导和山东日报社的同志们外,还有天明时发现晶晶、黄薇离队折返寻找的唐星樱和赵小曼。

这一见晶晶的遗容,唐星樱、赵小曼和报社的记者们就哭个不停。他们这一哭,引得正在紧张施工的工兵一团和赶来增援的工兵旅、辎重旅其它部队的战士们都是哭声一片,惹得刘一民心酸不已,呵斥她们不准哭,有劲去打鬼子报仇去,哭个什么劲

唐星樱和赵小曼止住哭声后,动手再次给晶晶清洗身子、换上暂新的内衣、女式皮鞋、整理遗容、入殓。

忙完这一切,唐星樱就来向刘一民和罗荣桓检讨,说自己粗心,加上又是夜晚,没有发现晶晶和黄薇私自离队。等天明发现时,赶紧返回寻找,可惜一切都晚了。

战火纷纷,日军机群又那么猖狂,危机关头唐星樱处惊不乱,果断决定警卫二连引开敌机、掩护辎重车队,表现了极高的素养。而且还安全地把指挥部带出了战场。严格说,她立了功。检讨只是自责,晶晶的牺牲与她没有半点关系。打仗么,哪能没有牺牲。都怕死的话,哪里还有胜利么因此,刘一民表扬了唐星樱,对她当时的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她已经具备了战斗指挥员的素质,进步明显。

第八0四章 抗日山(续)

此时已是深夜,马鞍山上灯火点点,工兵部队、辎重部队正在紧张施工。

刘一民、罗荣桓、郭洪涛、黎玉、郭子化等领导人坐在山顶上,虽然凉风习习,众人却感受不到半点凉意,心里沉闷的都快要拧出水来了。

刘一民通报了横扫苏皖边区作战行动,介绍了开辟苏皖边区根据地的经过以及与叶挺军长、少奇同志、陈毅同志、黄克诚同志会面经过和会议情况,传达了中央开辟苏皖边区的指示。

当听说新三旅、新七旅、苏北支队留在苏皖边区,统归刘少奇、陈毅指挥时,郭子化就提出应该重建新三旅、新七旅,山东主力序列不能缺编,部队数量不能减少。主力部队数量减少,会影响大的作战行动。

黎玉听到高敬亭被杀时,插话说和高敬亭相比,马鞍山上的烈士们就幸运多了,死在与日寇拼杀的战场上,光荣、壮烈,不窝囊。

刘一民挥手制止了他们,接着就详细介绍了突破陇海路之战的情况,说他是在日机突然轰炸指挥部时才意识到危险、果断下令部队立即行动的。等情况介绍完,罗荣桓提出了问题,那就是会不会有内奸。

刘一民把自己的分析讲了一遍,罗荣桓才感叹到:“还是根据地内作战好,如果是在山东根据地,部队的行动就能高度保密,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接着,罗荣桓安慰说,师长不必过于伤感,抗战不是喊口号,是要付出巨大牺牲的。从突破陇海路之战的实际情况看,危机关头师长决断迅速有力,我军部署得当,不但挫败了日军合击我军阴谋,还取得了巨大战果。在无比险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