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部分 (第1/4页)

刘一民有点怀疑地问道:“就是这个事情你就要求赵小曼同志回避?”

江青回答说主席交待的话都是机密,当然得让赵小曼回避。这是纪律

刘一民摇摇头,告诉江青,赵小曼的党龄、军令都比江青长的多,是久经考验的老红军骨干干部,主席交待的话没必要背着她说。再说了,中央的命令很清楚,调江青同志到山东来就是为了协助赵小曼工作,减轻一下她的工作压力。你们两个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以后不能越权,什么事情都要报告赵小曼同志知道。

江青最后请求说,能不能请刘一民同志向主席报告一下江青的工作生活情况,她十分期待完成任务后还能回到主席身边工作。她给主席织了条毛裤,也想请刘一民同志方便的时候代为转送。

刘一民答应了,并从兜里掏出了20元人民币,递到江青手上,说是敌后抗战条件苦,江青同志可以适当地改善一下生活。

第九二六章 清清蒙阳河(续)

青竹院里载满了翠竹。下午的时候,太阳光穿过竹林照在朱老道的精舍里,光与影交替变换,给人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

江青倒也大方,接过刘一民给的20元钱,说了声谢谢刘师长,就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江青曲线玲珑的背影,刘一民忽然之间就想到了穿越前在网上看到的江青跟在毛主席身后穿着绿军装、举着红宝书的样子,觉得此时的江青和后世文革时的江青虽然大不相同,但从她直言不讳地说出和赵小曼调换工作、狐假虎威地要求赵小曼回避的举动看,她确实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如果真要是让她再回到主席身边,贺子珍一定不少她的对手,将来再和康生重新联手,有朝一日恐怕还会再出现波澜。但是转念又一想,江青的悲剧既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年代的悲剧,不能把责任全部划到江青身上。如果她不是***夫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风光和悲剧了。

刘一民忽然之间有个想法,那就是给江青介绍个对象,让她也幸幸福福地过一辈子。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刘一民略一思考就哑然失笑了。江青的眼光太高,性格又极其刚强,甩男人就象扔破抹布一样,现在她又一心想嫁给主席,一般八路军干部她怎么能看得上眼?还不如给她找个正经事,让她沉下心去好好干,以她的天分说不定还真的有很大成就呢

刘一民喊回了江青,对她说到:“江青同志,山东根据地没有像样的京剧团和电影公司,但是根据地里有许多民间剧团,还有从天津、青岛、济南随军撤退的演员。这些人放在文工团不太合适,时间长了业务都生疏了。我想给罗政委他们商量一下,由你来筹建山东京剧团和山东电影公司。我们现在没有电影制作设备,就先办京剧团,一个是排练传统戏剧,再一个就是搞创新,以我们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事迹为题材,创作现代京剧。搞的好的话,可以在各根据地推广,你也会成为现代京剧的创始人。你看怎么样?”

江青的脸上这才有了喜色,眼睛里神采飞扬,给刘一民敬礼,大声报告说:“保证完成任务。”

刘一民又交待说:“山东京剧团代表山东形象,演员水准要高,演出质量也要高。你回大店找钟效培同志,要他和黎玉同志研究,给山东京剧团在预算里列支经费,保证剧团顺利开办。”

江青最想要的是回西安,但是她走南闯北,在大上海的电影圈、名利场上打滚过,知道干什么事情机会稍纵即逝,***既然把自己一脚踢到了山东,再想回到他身边就难入登天了。既然如此,还不如领头创办山东京剧团呢,这也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办好了,自己在八路军内也就有了地位,比现在给赵小曼打下手强得多。

江青欢欢喜喜地走了,刘一民又喊来了工作队的副队长,交待他务必保护好江青同志安全,完成任务后尽快返回大店,这才与郭老道告别,出了万寿宫,准备返回平邑集。

战士们报告说赵团长哭着去蒙阳河边了。

刘一民一看,队伍里果然没有赵小曼,就到蒙阳河边去找。

赵小曼坐在蒙阳河边一块石头上,脸上全是泪。

蒙阳河水清澈见底,把赵小曼梨花带雨的面庞照的清清楚楚。

刘一民爱怜地掬水帮着赵小曼把脸洗干净,边洗边责怪:“你都是老八路了,还这么沉不住气。江青一个让你回避,就能把你气哭?”

赵小曼哽咽着说:“我觉得委屈。江青刚来山东几天,就要和我对换工作。以她的这种脾气和作风,将来的工作怎么配合?我怎么能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