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部分 (第1/4页)

口人的村庄,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主要是因为正太铁路和平汉路交叉。当年,修正太铁路的时候,来定在正定城,但是必须在滹沱河上架桥。这一架桥,费用就大了。为了不在滹沱河上架桥,正太路的***就定在了石家庄。这样一来,石家庄就成了平汉路和正太路的交叉点,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上来了,成了商贸集散地。从1907年正太路通车到现在,短短30年时间,石家庄就变成了一座新兴城市。日军计划重修德石铁路,等他们把德石路修通,就可以直接沟通山西和山东,这石家庄还会发展的更快。战前,石家庄光是产业工人都有一万六、七千人,工商业、金融业发展都很迅速。日军占领后,初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实行怀柔政策,鼓励发展生产。这主要是日军把石门作为连接山西、河北的交通枢纽、经济重镇来看待的,就刻意经营,城市发展没有受多大影响。不说别的,就说这饮食业,石门城内光是粮店现在就有75家,饭店54家,酒店37家,肉店35家,酱油醋店铺70家,饼子油条店铺83家,鲜鱼海产生意铺子10家,茶叶铺子32家,鲜果和点心铺子24家,还有咖啡馆,蛋糕房、罐头厂等,夏天的时候还有卖汽水、冰糕、冰激凌,也有西餐。支持餐饮业的,建成有粮食加工厂、榨油厂、鸡蛋加工厂等,最大的面粉厂是聚丰机器面粉厂,一年可以生产面粉3000吨。” 彭老总一听就说:“统统搬走,运回陕西去。”!。

第九七二章 总司令来了(续)

彭老总说话的时候,虎目圆睁,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虎虎威势,令人不敢逼视。

刘一民摇摇头:“简单搬走也不可能,一是我军不可能在这里停时间长,估计不错的话,昨天夜里多田骏就应该下达了命令,日军各路大军此时应该正向石门扑来。这石门啊,日军是非救不可,他们担心第一军的安全,担心北平的安全,担心第二十二师团的安全。因此,今天晚上我们的大部队就要撤离,这些企业我们搬不走。二是日军空中优势强大,搬回根据地也不能建厂房正常生产,实际上是一种生产力浪费。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敌占城市民众和我们一样拿起枪来与小鬼子拼命,暂时也无力把他们从日军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他们总得活下去吧?与其把这些企业搬到根据地闲置,还不如让它们在城市里正常生产,养活一些靠做工挣工钱的同胞。我们的根据地,也可以从敌占城市搞到一些我们急需的商品。三是这都是民族资本,不是日伪资产,不能没收,只能动员搬迁。这样一来,短时间内我们是不可能把这些民族资本的中小企业搬走的。”

彭老总眉头紧皱,想了会儿说:“搬不走也行,石门的老百姓总归是要吃饭的,八路军打鬼子不能把老乡们的饭碗也踢了。这样,日伪资产必须没收搬走。”

朱老总说:“行了老彭,这些不用你交待,刘一民是有名的铁扫帚。扫帚一扫,连阎锡山都心疼的直掉泪,何况小日本呢?”

刘一民哈哈大笑。

吃过早饭后,在石门附近的几个旅的首长都赶到了,就在日军石家庄守备队司令部的会议室里开了个见面会。

山东军区主力部队的旅级干部都是老红军骨干,这几个旅的干部和二位老总、左副参谋长都很熟悉。自从北上抗日以来,彼此都没有见过面。这一见面啊,又是敬礼,又是握手,询问别后情况,亲密的很。最后,见面会开成了军事分析会,左权副参谋长介绍了华北战场整体态势,刘一民汇报了山东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情况,各旅旅长报告了部队建设情况。

朱老总对山东我军旅一级设新兵团、补充团、团以下设补充营、补充连的作法很欣赏,详细询问了具体办法。又询问了山东我军征兵工作程序。

刘一民报告说,设新兵团、补充团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点是保证主力部队可以随时得到优质兵员补充,另一点利用配合主力作战机会,培养、锻炼、催生新的主力部队。比如山东部队的八个新编旅,就是以原来八个主力旅的新兵团、补充团为基础,加入一个独立团编成的。虽然番号上是新编旅,但战斗力比警备旅、支队都要高,是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现在,各主力旅又拉起了新的新兵团、补充团,假以时日,就可以重新编八个主力旅甚至更多的主力部队。等于是把主力部队变成了孵化器,孵化出一支又一支主力部队。

朱老总一听就说这个办法好,比我们在苏区扩红时候的办法高明的多。长征开始前苏区大扩红,编了几支新部队,缺乏训练,缺乏实战经验,一遇恶战就垮。

至于征兵工作程序,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