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

此时,事先秘密制就的几万幅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奉天城内迎风飘扬,红黄蓝白黑五色旗降了下来,各机关、学校、商店、住宅都悬挂了国旗。

同时还有以一百人为一队的若干士兵队,每人手执一面国旗,在城内巡弋。至此,东三省各地改旗易帜工作基本结束,国民政府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

民国17年12月29日,北大营,狭山嘴子1连驻地。

“降五色旗,升青天白日旗!”

随着郑永的声音,那面红黄蓝白黑五色旗缓缓降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象征着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国家统一,吾等幸甚;效忠政府,效忠国家;统一意志,亲爱精诚;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解散!”

誓词宣读完毕后,郑永大声宣布道。易帜仪式结束后,士兵陆陆续续离开了。郑永想来觉得有些滑稽,自己就这么着成为国军军官了?

“连座,好消息,饷银发下来了。”兴冲冲跑上来的二排排长程宏说道。

东北易帜之后,蒋介石答应每月拨一千万给东北军,以为军饷,这使得张学良的财政压力大减,一直拖欠的军饷也得到了保证,而程宏所说的正是这一笔提前到达的款子。

郑永的一连被欠饷已经两个月了,军心不太稳定,这一来立刻解决了这一问题。

“恩,立即分派给弟兄们。”郑永点了点头说道:“记得,有谁克扣兄弟们的钱,军法侍侯。”

“是,连座!”程宏说着笑道:

“连座,你看,你来了之后兄弟们也没有为你接风,这次饷银发了,哥几个想请你明天去县城里喝上几盅,你看……”

郑永想也未想就道:“哪里要你们请,我的,算我的。现在起兄弟们谁也别拿谁当外人,都是自家兄弟不是?”

他来1连时间不长,似乎大家都知道他有后台,因此好像有些疏远自己的意思,这次倒正好是和他们拉近关系的好机会。

自己是第一次带队伍,没什么经验,方方面面现在还得靠着这些排长们。

7旅被称为王牌旅,不是吹出来的,这从日常的训练上就可以看出。其强度之大,军规之严,大出郑永想像之外。

以前他在8旅的时候,8旅当真没什么战斗力,士兵散漫怕死,官长难得一见,这样的队伍,别说打仗,连胡子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郑永现在觉得有些遗憾,如果不是不抵抗的话,九一八事变的时候7旅大可一战。

一听连座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程宏笑道:“连座是个爽快人,不过,这次还是兄弟们请,只等着连座到时候赏光就可以了,连座,告辞!”

第三十四章 老虎厅

民国18年1月10日,杨宇霆、常荫槐二人一同来到帅府求见张学良。要求成立所谓“东北铁路督办公署”,以常荫槐为督办。二人还带来了事先拟好的文件要张学良签字。

张学良表示东北刚刚易帜,甫经安定,涉及外交之事,应上报南京政府,万万不能草率,应当从长计议。

杨宇霆和常荫槐固执己见,坚持非签字不可,张学良继续劝说。

杨、常大怒。杨宇霆厉声说道:“别跟我咬文嚼字的,说那些没用,赶紧签字!”

常荫槐也阴沉着脸粗暴地吼道:“少扯这袄领子!刹棱签了!”等等。气焰十分嚣张。

张学良为了缓和气氛,推说天色已晚,请二人在府上用过饭再签不迟。二人这才稍稍平息怒气,说行前已答应回家吃饭,晚上再来。杨、常于是离开帅府而归。

此时,原本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不决的张学良终于下定了决心……

张学良当即命人召来卫士长高纪毅,对他说:“杨宇霆常荫槐欺我太甚。他们想尽办法,阻挠全国统一。刚才又强迫我成立东北铁路公署,并要发表常荫槐为铁路督办的任命,说是能够管理中东铁路。事关外交问题,办也得请示南京政府,我无权决定。

但他们逼我立刻签字发表,太不像话了。现在他们回去吃饭,很快就回来。我给你命令,立刻将杨、常处死,你率卫队执行。“

高纪毅没有任何犹豫地问道:“在什么地方?”

“在老虎厅。”张学良接着又叮嘱了一句:“他们身上都带着枪。”

高纪毅领受命令后,会同张学良的侍卫官谭海挑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