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1/4页)

周围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哭泣声。

这些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军官们,终于流下了他们的眼泪……

“总指挥,我答应过旅座,一定要把他给送回来,他还想见见自己的老长官。”

二子忽然擦抹了下自己的眼睛,站了起来:“还有,旅座再三关照,要是他阵亡的话,棺材里一定要放上他的手枪和葡萄酒,我不知道去哪买葡萄酒,就麻烦总指挥了。”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我答应旅座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我没用,我废物,我保护不了旅座,我本来早就应该死的,现在我已经把旅座送回来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枪,对准了自己脑袋。

“二子,二子,放下枪,放下枪,这不关你的事,真的不关你的事啊!”

军官们一起大声叫了出来,但二子用枪口对着自己的脑袋,笑着摇了摇头:

“那么多弟兄们都去了,我眼睁睁地看着旅座死在了我的面前,我不想活了,真的不想活了,总指挥,我求您最后一件事,我死后,把我埋葬在旅座的身边,到了黄泉路上,我还当他的勤务兵,我没别的本事,我就会干这么一件事情……”

说着,他扣动了扳机,枪声在所有人的耳边响了……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零六章 “忠魂归去”

邢亚创,东北讲武堂五百学生队成员之一。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此民族危亡之际,五百学生队成员集体参与奉天保卫战的行列之中。

时邢亚创十七岁。

北大营惨烈八天,是东北讲武堂五百学生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战斗。

学生队五百孩子,以绝对劣势之兵力,死死地抗住了日本两个旅团八天攻击,创造出了让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北大营之中国奇迹”。

大战结束,五百学生队仅剩一百二十六人。

其后,奉天保卫战学生队再次阵亡十七人,大突围阵亡六十一人,上海之战阵亡三十三人,在歼灭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的一系列战斗中,阵亡军官八名。

至此,当年辉煌无比,做为军官力量培养的五百学生队精英战至今日仅剩七人……

一寸河山一寸血。

学生队,无数像邢亚创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

一段又一段的奇迹,从北大营到四行仓库,从上海到常熟,几乎所有邢亚创参与过的值得纪念的战斗,都是一场场的血战,都是以惨烈的代价在日本人面前构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

每一次无论战斗的过程多么惨烈,士兵们总能看到邢亚创带着几分腼腆、带着几分青涩,带着几分骄傲的笑容。

正是因为这份自信和骄傲的笑容,一直都在激励着士兵们努力奋战。

而这一次,他骄傲的笑容却永远凝固在了虞山。

二十四岁,邢亚创殉国时年仅二十四岁。

他是一个年轻的军官,如果上苍能够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会超过传奇将军郑永。

但这一切,都仅仅是如果而已……

一直有人认为,在历次战斗中出尽了风头的师老底子地这些军官中,论攻击决心之坚决,攻击之锐利非司徒天瑞莫属。

而论防御之强悍,防御之坚固,铁定国毫无疑问的是师的第一人。

邢亚创就是铁定国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交给他防御的阵地,从来没有丢失过。

本来郑永还想让他在稍做休整后,接替其它部队的防御;本来郑永还想在他得到应得的荣誉后,继续参加到反攻之中。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其后,追认邢亚创为国民革命军少将。

根据陆海空军勋赏条例施行细则。国民革命军师旅旅长邢亚创,捍御外侮。保卫国家,战功卓著,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在为邢亚创送葬的那一天,几乎所有与邢亚创相熟的,有过一面之缘的。甚至是不认识地军官都来了。

郑永来了,司徒天瑞来了。铁定国来了,欧阳平和陶平也来了……

勃罗姆和他的德国顾问团全体成员来了,他地老战友风振华来了,旅只要能动弹的所有地幸存者都来了。

那口巨大的棺木在缓缓移动着,捧着他的照片的,是邢亚创最为尊敬的老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