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1/4页)

“委座到汉口没有?”郑永悄悄的问了一声身边的随从。

“已经到了。”

郑永点了点头,还没有来得及吩咐些什么。就听汪精卫又在那说道:

“常苏大捷,是我中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若没有这样辉煌地胜利。也许我们的首都已经沦陷,现在,就让我们用最热切的掌声欢迎郑永将军讲话!”

掌声愈发地激烈了起来。

郑永硬着头皮站到了扩音器前:

“感谢你们的欢迎。我代表第三战区全体官兵谢谢你们!”

掌声第三次响了起来,他向边上看了一眼。汪精卫也许是鼓掌最厉害地了。

“我们是取得了胜利,但这并不是我个人,也不是一个第三战区的功劳。”

郑永清了清嗓子:

“我们要感谢的,是全国民众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断然无法取得这样地胜利,而这样的胜利。也是在委员长和政府地领导下所取得的他稍稍停顿了下,又向边上看了看,发现汪精卫的脸色变了一变:

“也可以这么说,没有委员长和政府的领导,这样的大捷只是一种幻想。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一个坚决抗战的领袖,这将是领导我们不断赢得胜利,最后把倭寇全部赶出中国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汪精卫的脸色愈发阴沉了,郑永悄悄松了口气。

这话很快就会传到委员长耳朵里的,起码从目前看来自己应该能和汪精卫暂时摆脱干系了。

“日军骄狂。是以必败。但要想取得抗战地全面胜利,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地过程。

做为一直在前线与倭寇战斗的军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素养上,日军都要超过我们,有的时候,我们是在拿十几个士兵的性命换一个日本人的性命。

前线打得很惨,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牺牲或者负伤,每一次的战斗,都是用鲜血染红的,就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军官……“

现场一片静悄悄的,空中只有郑永的声音在那飘动:

“当常苏之战结束后,我们阵亡了多少兄弟,甚至我们都不忍心统计。有的人,甚至在牺牲的时候还没有满二十岁。有的人,是一场场血战后幸存下来,但最后终究还是没有逃脱为国殉难的命运。

他们死的心甘情愿,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死的;但他们也一样死得不甘心,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我们拿人命在和倭寇血战,但倭寇同样也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他们的第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被完歼,这是倭寇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们的师团长被杀,他们的支队长成了俘虏,这是他们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战争还会继续,我们还会继续流血,但我可以发誓,我们每流的一滴血,都会让倭寇付出同样的代价!

抗战会持续很久很久,也许连我也无法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我坚信,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

国民政府万岁!国民革命军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当郑永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全场掌声、欢呼声、口号声不绝于耳,到处都在洋溢着民众热情澎湃的口号,到处都在响着中华民族的怒吼……

只有汪精卫和他的部下们的脸色愈发变得阴沉起来。

这个在演讲台上调动起了民众热情的将军,绝不是自己人,永远都不会站到他们的立场上。

他也许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只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表现在了这里而已。

但他始终都是蒋介石的人,汪精卫相信无论自己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把这个声名赫赫的将军拉到自己这一方的。

郑永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着汪精卫微笑了一下,这个时候他发现汪精卫的笑是如此的尴尬……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十三章 中日关系

“我们能打胜仗是意外的,而打败仗是必然的事!”

从机场欢迎回来的汪精卫脸色看起来很不好看,他有些悻悻然地说道:

“中日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场两场胜利就能够弥补的,郑永自己在机场也亲口承认了这点,那为什么还要继续打下去?

所谓的常苏大捷,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在里面。日本人不熟悉我们,日本人不熟悉我们的作战方式。

一旦日本人对我们高度重视起来了,你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