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而且有关特卫的事,朝中大臣们并不太清楚。

李靖在恳请李世民降低对李业诩封赏的同时,也用眼神示意李业诩。

李业诩何等聪明,马上明白李靖的意思,也上前奏请李世民收回封赏,“陛下,微臣年少无知,托陛下圣眷,所立些许微末之功,当不得如此重的奖赏,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时魏征也出列,表示支持长孙无忌和李靖的说辞,李翼如此年轻,就被封以高官和爵位,甚是不妥,也于礼制不合。

但马上接着有人发表不同意见,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出列,极大地称赞了一番李业诩,从李业诩建议开发南方,推广水稻和新的稻种,训练军队,及这次领军出征,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极大的胜利,斛薛几万人重新归附,如此大的功绩,这些奖赏还不足以体现其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接着邢部尚书李道宗也跟着出列,对李业诩在此战中的作用狠狠地赞赏了一通,甚至以少年奇才,必是当世少有的将才喻之,一个正四品下的中郎将及一个爵位的封赏,并不过分。

李道宗刚说完,候君集也跟着大大称赞了李业诩一番。

但候君集话刚说完,长孙无忌和魏征又用本朝无此先例,授以如此年少之人这样高官及爵位为由,并引经据典,一大通之乎者也,说如此是对少年人心性的摧残什么的…对其的成长有负责影响之类的话语。

听得李业诩都有些惭愧,很是哭笑不得,这些人为了自己授官封爵的事,都要如此吵上半天,特别是那个长孙无忌,这是干吗呢?大不了揍你家那无赖儿子一顿而已。

想到这却猛然明白过来,长孙无忌会不会心性如此狭小,为这事耿耿于怀吧?若这样的话,那这位贞观名臣可就有些心胸狭窄了,还是嫉妒自己立下的功绩?

李靖却在一旁叫苦不已,如此两方论理,最终倒霉的还是李业诩,长孙无忌如此公然强力的反对,明眼人不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吗?这对李业诩以后的发展定是非常不利。

“朕明白你们的意思,然,李翼立下许多功绩,朕记在心里,如今朕已经降低了对其的赏赐,朕意已决,尔等无须再奏,”哪知道李世民并不买账,摆摆手,示意不要再议论这问题。

“是!”长孙无忌和魏征只得悻悻退下。

李道宗和候君集也回到了班列,李靖和李业诩则拜谢圣恩。

李业诩寻思,原来李世民想封自己当什么?想着下意识地往李世民脸上看去,却只是一脸平和,没什么表情,再转几长孙无忌,也是一脸平静,仿佛没什么事儿发生过,只有魏征脸上还有些忿忿。

被封赏的一众人喜气洋洋,苏定芳虽然这次授的品衔没有上次被免之前高,但此次从新被授官封爵,足见李世民已经不计较上次替李靖背黑锅的事件,且还能呆在特卫中,也很满足了。郑仁泰原是从五品的郎将,这次则晋了一级,多了爵位和食邑。

特卫所有官兵也都有封赏,朝廷正式任命了特卫的各级主官,给予特战队的则是一份秘密的丰厚奖赏。

虽然有朝堂上的争议,李业诩还是挺得意。嘿嘿,自己成了一名有品阶的真正的将军,且手下还有几百名士兵,还有几员未来的名将,很是有成就感…而且还有爵位,食邑,不需要继承祖父、父亲的了。

这古代的将军比后世的来的快多了,只是肩膀上没有那金灿灿的将星,有些遗憾。

朝廷准备了丰盛的庆功宴,程处默等其他人放开喉咙,好似喝的不是酒,只是茶而已,喝得是丑态百出。

李业诩也没喝多少酒,但还是保持那份沉稳。到后来,程处默和尉迟宝琳都是大醉了,只有苏定芳、和郑仁泰还稍稍清醒,李业诩则没有任何反应。

特战队和特卫自在营中休整,苏定芳和郑仁泰早已经安排好事宜,营中也自有李世民赐的酒宴,两人喝完庆功宴后也都回营了。

李业诩回到府中已经是半夜,而一脸期望的云儿还在等着他,温情万种地服侍了李业诩洗澡……

------------------

几天的休整,李业诩也抽空去找郑燕,哪知郑燕知道皇帝同意他们成婚了,竟然不肯来见他了,让李业诩很是郁闷,这风风火火的小妮子竟然也有怕羞的时候?

还是接着练兵。

一个多月后,经过严格考核,特战队的第二批人选从特卫中产生,这批人员有七十五名,依旧是李业诩带着他们到终南山的秘密训练营进行特种科目的训练。苏定芳和郑仁泰则留在特卫营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