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故怯行┕�鹿�斓难�印�

李业诩见房玄龄和马周如此说,也娓娓地把松州之战快速奇袭弃宗弄赞大营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

没听过此战经过的房玄龄和马周被李业诩的讲述深深地吸引着,那些记录的官员飞快地记录着,也不时抬起头,用崇拜的目光看眼李业诩。

李业诩和诸将一道在松州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被人告说私通敌军,在场的人谁也不会相信。

李业诩讲完,房玄龄和马周还在回味中,还是马周先回过神来,拿过记录官员手中的记录,看了一遍,对李业诩道:“李将军,还烦请在此记录中画个押吧!”

李业诩也依言画了押,再拿出自己留存的那本松州之战的经过对房玄龄道,“房相,此是松州之战的详细经过,有一份呈给了皇上,此交给你们,还请看完后还给翼!”

“贤侄,这看不看已经无所谓了。有这记录即行,!”房玄龄阻止了欲来接的马周,“此是你战事总结的心血,万一丢了,这损失可就大了!”

马周听言后也没表示什么,也跟着笑笑。

“你们几位先回去吧,我们几个再聊一些话儿,!”房玄龄对几位跟随的刑部和大理寺官员道。

几人应诺着离去,房内只剩下三人。

“贤侄,能否与我们说说吐蕃人的情况,吐蕃人在长安的一举一动。应该都逃不过你的眼!”房玄龄也换了副神情,低声地对李业诩道。

“这…”李业诩看了看房玄龄,又看看马周,也有些明白,李世民一定是和他们说过这事了。

派人监视吐蕃人的行动,除了皇帝李世民,还有执行任务的人,并没其他人知道情况,连房玄龄也是不知道此事的,如今房玄龄问起,李业诩也只得把这些天发生的情况细细地说了一遍。

“贤侄,你所抓获的人,一定要保护好,待我们请示皇上后,再作处理,我们先行一步!”房玄龄听了,却没直接提出要从李业诩手中接那些被情报院所抓获的人,即告辞离去。

这让李业诩很意外。

――――――――――――――

李业诩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在房玄龄和马周来问询他后的第二天即召见了他。

地点依然是两仪殿内,此次只有李世民和李业诩两人。

“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淡淡地说道。

“陛下,臣也不明白是什么事儿,臣根本想不到会有人弹劾,!”李业诩做出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朕是问被你抓的那些人在哪里,是不是你小子早知道事情,将这些吐蕃人抓起来了?”李世民脸色平静,看不出异样来。

“陛下,臣只是在跟踪他们过程中,发现他们扮作汉人,准备散布谣言,所以就把他们全抓获了,!”李业诩只得老实地说道。

“如此的事,你事后为何不先禀报于朕?”李世民脸上有些玩味,“臭小子,你还与朕玩招招,这样的大事,也不与朕说。这下好,落了个被人弹劾的下场,活该!”

李业诩目瞪口呆,李世民竟然如此幸灾乐祸地说他,只得讷讷地说道,“臣只是想看看禄东赞还有何举动!”

“具体情况如何?”李世民白了李业诩一眼。

“陛下,禄东赞所派的共十三人,全部被抓获,臣已经取得口哄,他们依禄东赞的令行事,想在民间造势,毁了臣的名声,离间大唐君臣间的关系!明日臣即让人将这十几名吐蕃人带给房相,让房相和马大夫审问,!”李世民既然如此问,李业诩也就不再隐瞒什么,“陛下…”

“还有什么?”李世民瞪了一眼李业诩道。

“我们还抓获了多名汉人,这些汉人中,有如吐蕃人一样准备散步谣言的,还有几人常潜入吐蕃驿馆内,但臣没审问出来他们的目的,!”李业诩说道。

这几人并不是从长孙府上出来的,李业诩派出的人没有查到他们来自何处。这些人嘴巴挺硬,也都胡乱招哄。情报人员只是监看吐蕃人,不可能对长安城中所有的汉人都进行监看,待他们知道这几人后,追查他们的去处,是在另外的地方了。

“竟有汉人?那些人在哪里?”李世民有些吃惊地问道。

“在情报院的大营内!”李业诩只得老老实实地说。

“你使人将这些人一道交给房相和马周,让他们审理吧!”李世民一副有所思的样子。

“陛下,臣是问心无愧,也相信陛下能给臣一个清白…”李业诩见李世民不语,也吞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