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 (第1/4页)

看其他诸臣,也被大街上这般气氛所感染,一个个都是眉飞色舞的样子,甚至有人跟着百姓们一道高喊着,一时间,严冬的寒冷都已经自动被人们忽视了。

在辇车缓慢的行进间,李业诩的眼睛也不停地搜索着街道两侧,希望在欢迎的人群中能看到府中的家人们。终于在接近皇城处的街角,李业诩看到了郑燕等妻妾及儿女们与自己的父母亲等一道站着,虽然隔得远,李业诩也能看到妻儿们那激动的样子。妻妾们不停地在对着自己挥手,儿女们都在挥手跳跃着,扯着喉咙大喊着,只是他们的声音都被百姓们的欢呼声遮隐掉了,李业诩听不清他们在喊些什么。

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父母亲,郑燕、曼苏、颜如冰、云儿、小月,还有李征、李衡、李微等,李业诩眼中有潮湿的感觉,几年未见的亲人们,今日终于见到了,有些眼眶发热的感觉。只是伴着皇帝的御驾,除了皇帝边上还有太子,众多的大臣,李业诩也不敢失礼,只得用力地对着妻儿们挥挥手,算是打招呼了。

李业诩的动作更引得妻儿们一阵狂喜,许多人都忍不住抹眼睛了,儿女们的嘴巴也张得更大了,李业诩都能他们的口型中知道,这些小屁孩们是在喊“爹爹!”

御驾车队走得很慢,好一会才走完朱雀大街,进了朱雀门,所有人都下了车,众臣们跟着李世民及太子李承乾上了朱雀门,接下来还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随着众臣们登上城楼,在此次征战中被俘的原倭王孝德及他们手下的一些重臣们,还有先前送到长安的前高丽王高藏,百济王扶余义慈等都被带到朱雀门下,作为战俘,他们被长安的百姓们指指点点,得到他们应该有的羞辱,最后皇帝宣布了对他们的赦令,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以示大唐皇帝广阔的胸襟。

祭太庙后,盛大的凯旋及献俘仪式结束,皇帝又率群臣们到太极殿中,对这次出征我大唐取得了辉煌战果进行了一番通报,李业诩也大致地向皇帝及在殿内的诸臣讲述了新罗内附及征服倭国的过程,自然又得到李世民的褒奖还有众臣们的吹捧。

所有的仪式都结束后,李世民也宣布,让归朝的将士们休整五日,五日后在太极殿对出征有功的将士进行封赏,并举行庆功宴会。

虽然如此,作为行军大总管的李业诩还是不能回家,他必须得把所有军务都交御了,把带回的军队都安置好了,才能回家。

两天后,李业诩也把所有的将士们都安置好,将一切军务交给兵部的官员,终于可以回家了。

……………………

李业诩从安置将士们的军营出发,已经是天快黑了,因积雪融化,路上都结了冰,不太好走,只是思家心切的李业诩,还是带着亲卫们快速回赶。他们在马蹄底下包裹布条类的东西,以加大战马脚底的摩擦力,不至于打滑。

据李业诩打探的消息,金胜曼已经被李世民安置在宫内居住,李业诩也不得见,只得把准备对金胜曼吩咐一些事的念头压下,待过几日再说。

李业诩和一群亲卫在因天寒不太有人的大街上狂奔,转过几个街角,终于看到自己府院了。在街角处,已经有府里的下人们在探望迎接,看到李业诩一行飞奔过来,也都狂喜着往回跑,报信去了。

转过街角,李业诩放眼望去,府门口黑压压的都是人,天色已经有些黑了,府门口虽然点着灯,但在远处还是看不清哪些人。

待李业诩跑近了,那些聚集在一块的人都出现了骚动,有几个人已经迎着马跑过来了。

从身影上,李业诩知道这是自己几个稍大的儿子。

待奔到了近处,李业诩也翻身下马,迎着在高喊着“爹爹”的孩子们跑过去。

李征跑在最前面,待快到李业诩面前,这些儿女们却停住了,李征率先跪了下来,向李业诩恭恭敬敬地一拜,“爹爹,孩儿们来迎接你了…”

接着其他那些小屁孩们也都跟着跪了下来,说着相似的话,这样的举动让李业诩有些猝不及防,也马上上前,把跪在地上的孩子们搀了起来,“快起来…”并逐个地爱抚着他们的头。

出征快两年了,孩子们都长高了一大截,特别是已经满十四岁的李征,都与李业诩齐肩高了。

孩子们拉扯着李业诩身上一切可以拉的地方,拥着李业诩往府门口走,几个个子矮,够不着的小东西急得大哭,李业诩也只得将这几个抱在手里,与身边那些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孩子们一道走到府门。

让李业诩意外的是,祖父李靖,自己的父母亲,先一日回府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