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 (第1/4页)

随着铁路建设井喷式发展,帝国矿业、钢铁业也呈几何倍数发展,去年,帝国煤炭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吨,生铁产量130万吨,钢产量90万吨,钢轨16万吨,蒸汽机超过40万马力,化肥、脱粒机、收割机、刈草机、蒸汽拖拉机、卡车在大型农庄的使用日益普遍。

国人有个认识误区,往往认为农用机械、运输车辆是内燃机时代的产物,实则在19世纪下半叶,电动和蒸汽动力的农用机械、运输车辆应用是很广泛的,19世纪末,美国一年便生产过万辆电动车辆,只是随着内燃机技术的完善,汽车的流水线生产出现,蒸汽动力系统和电力动力系统的车辆、农用机械才逐步被淘汰。

而对于帝国来说,叶昭的目标便是尽量将电力车和蒸汽车的过渡时代压缩。

这日旁听了帝国议政院新年后的第一次听证会,叶昭又兴致勃勃去坐电动公交车,说起来,随着帝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只需拿捏大主意的叶昭,日子比以前清闲了许多。

京师公交车有五条路线,叶昭坐的是三路车,在西城轿子胡同口下车,不远处,便有一座碧瓦绿木的学校,“汇文女子中学”,美咲便在此读书,报读的是假日班,一个礼拜两个学习日,主要是为大家闺秀或是已经成亲却向往新文化的女性所设。

美咲过年十四岁,已经跟在叶昭身边三年了,两人感情也极为深厚,在叶昭眼里,她便如自己亲人一般,紫禁城宫女学习班,主要还是文化扫盲,基本上相当于小学和部分初等中学课业,若要深造,还是要来外面的学校,才能系统全面的学习文化知识。

何况叶昭也希望其接触社会,每日回来美咲都会给叶昭讲外面的变化、学校的趣事,等于多了一个小侦探。

坐在女校斜对面一座茶楼二楼雅间,叶昭慢条斯理的品茶,其实今日不是美咲上堂的日子,就算学习日,叶昭也不会来接美咲,不管怎么说主仆有别,心里将她当亲人看待可以,很多事,却也有个度,堂堂大皇帝跑来接宫女下学,别人不说什么,美咲自己就吓死了。

叶昭今日突然想在京城里走走,上了电动车,见恰好有汇文女校一站,便在此下车,品着茶,叶昭叹口气,“可惜啊,穷毕生之力,也不见得能走遍京师每一个角落,更莫说整个国家了。”

站在叶昭身侧伺立的大内侍卫副总管郑阿巧微笑道:“奴才们走过的地方,便是皇上走过了,天下每一寸疆土,皇上定能治理的清清明明。”常年在叶昭身边,这些内侍卫首领也算极为了解叶昭了,大皇帝对整个国家每一寸土地,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叶昭笑了笑,说:“清清明明,谈何容易?”突然问道:“你知道京城四公子么?”

郑阿巧一呆,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问起,更不知道意味着什么,犹豫了一下,道:“奴才略有耳闻。”

郑阿巧自然听说过四公子的名头,京城这四位公子,有安享晚年的李小村李阁老的侄子李公子,有海参崴总督韩进春的三公子韩三爷,有金融大亨伍崇曜的小儿子伍公子,还有便是曾经的多罗克勤郡王世子,被封子爵的晋祺,外间称为祺爵爷。

其实所谓四公子也不过是外间凑趣硬凑上的,因为家庭关系,四位公子互相间倒是认识,但怕也谈不上什么交情,京城内公子哥很多,这四人是最活跃的。

叶昭淡淡问道:“这四人风评怎样?”四公子的名头,还是听美咲说起的。

郑阿巧犹豫着道:“奴才不敢说。”

“说。”叶昭脸色就有些不善。

郑阿巧吓一跳,忙道:“是,听闻这四人是京城有名纨绔,整日附庸风雅,就好似李阁老之侄,文人门客众多,办起了什么诗社,与京城大学推动白话文的教授在报纸上打官司,搞得热闹的很。”

叶昭倒是怔了下,问道:“就这些?”

郑阿巧小心翼翼道:“不知皇上想知道什么?”

叶昭摆了摆手,其实价值体系不同,这些含着金奶嘴出生的公子们,多将贪财视为第一恶俗,讲究千金散尽还复来,要的是名声和派头,清高的不屑权势不屑读书做官的更大有人在,与后世官二代富二代的追求截然不同。

品着茶沉吟了会儿,叶昭起身,说:“走吧。”

……

回到皇宫,却见蓉儿正为巡幸南方做准备,过几日,蓉儿将会前去广东、广西、云南等数省巡游,其实就是摆一个政治姿态,如去广东,是为了突出广东在帝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抚慰广东官商民心,去云南,则是推动帝国地方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