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 (第1/4页)

现今大量使用汽油的国家没几个,是以尚未列入军管商品,若不然到了战时,想自由买卖汽油尤其又是在境外,可就绝没有这么方便了。

叶昭站起身,笑道:“走,带你去看看包包。”心说倒要去看看有什么漂亮的手袋,给夫人们每人买上一个。

美咲满脸兴奋的说好。

……

在托博尔斯克被攻陷的同时,在鄂木斯克、亚历山大斯克同时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甚至中国西线兵团的一个集团军由突厥斯坦北上,在咸海一带与俄国奥伦堡军区兵团发生激烈战斗。

最惨烈的战事或者说中国人攻击的重点放在了亚历山大斯克,哈里奇的西线军团与俄国人在亚历山大斯克至田吉兹湖一带进行了惨烈的对决。

亚历山大斯克可以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势均力敌的对决,俄国人构筑的超过两百公里的战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国人的火力优势。

双方累计投入的兵力超过六十万,激战一个多月,中国人险而又险的占领了亚历山大斯克。

虽然取得了亚历山大斯克会战的胜利,但俄国人强悍的抵抗使得西线军团继续北进与中路军夹击鄂木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彻底摧毁俄军主力的战略意图落空。

伤亡超过十万人同时消耗了大量物资的西线军团不得不在亚历山大斯克构筑工事,防备俄国人的战略反攻。

亚历山大斯克会战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胜利,拔掉了西线俄国人赖以自豪的亚历山大防线,但从战略角度,又可以说这是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失败。

当然,不管俄国人还是中国人,亦或世界舆论,都在报道中国人取得的又一场胜利,俄国国内,悲观情绪高涨,数个大城市出现了民众示威活动,认为沙皇及整个统治集团应该承担战争失败的责任,只有俄国统帅部,知道这次艰苦的战役打断了中国人进一步的战略部署。

因为亚历山大斯克会战未能达成战略目标,叶昭在西线巡视后便回了京城。

在发给红娘的电报里叶昭说:“现在暂时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了”

可以说,战事进展之顺利已经超出叶昭的预期,在叶昭最开始的构想中,不过希望能以叶尼塞河为界,但现在,却已经占领了鄂毕河下游的俄国人口密集区,这一带,也非常适合移民生活。

东线,现今是以整个额尔齐斯河以及额尔齐斯河汇入的鄂毕河下游为界,俄国人则开始依托河流天险构筑工事防御中国人进攻。

西线,摧毁了亚历山大斯克的俄国人防线,虽然没能实现彻底消灭俄军主力的战略目标,但攻克亚历山大斯克之后,中国人的兵锋便可威胁俄国人腹地核心地区。

只是漫长的补给线使得中国人如果进行闪电战失败,就可能演变为强弩之末,在俄国人反扑下节节败退。

现今东线红娘部有力量发起鄂木斯克会战,但就算取得胜利,俄国人会如法炮制,在额尔齐斯河西面构筑起防御工事,中国人可无处去征募船只,只能等到十一月份的冰封期,这段时间,俄国可以趁机补充兵员和物资,其直通前线的铁路补给线将使得远离补给线的鄂木斯克成为中国人手中的烫手山芋。

从东方进攻俄国,只能稳扎稳打,当年日本人进攻中国,靠的就是在东北经营多年的后方基地。

现今中国同样如是,加快铁路修筑进程,将中国铁路和俄国铁路网相连,同时将鄂毕河上游的西西伯利亚东南平原巩固为同俄国战争的跳板和补给线,如此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俄国人提出以叶尼塞河为界的条件,叶昭却是说什么都不会答应了,当然,俄国人现在也不可能签订割让如此广阔土地的条约,毕竟俄国人并没有被真正打垮。

战略相持阶段继续分化俄国人在俄国社会制造动荡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蠢蠢欲动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以及俄国西部高加索、波兰等等意图独立的民族,都是中国人可以利用的筹码。

坐在回京城的火车上,叶昭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北京外务部,已经放出了希望和俄国人议和的风声,也给俄国人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中国人的胃口并不是很大。

中国各个城市的俄国外交官已经被驱逐,这个讯息是通过香港俄国领事馆传达的,当然,遭到了俄国人的断然拒绝。

叶昭回到京城的时间是五月中旬,来自西班牙的消息,伊莎贝尔女王已经启程,预计在九月初可以到达广州。

与葡萄牙人的谈判还在继续,西班牙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