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 (第1/4页)

潜鹑舜�汀�

叶昭点点头:“信我看了,敏东啊,我了解你和子民们的为难之处,我国刚刚通过之宪法不知道你可阅了?”

帝国宪法涉及藩属国部分本应由驻各国领事向国主进行阐述,但宪法通过时诸国主大多在来中国的路上,是以一直到昨日,才由外务部官员向与会诸国主进行了解释,不过早在一年前,此次修宪针对各藩属国的内容便征询了各国意见,这也是敏东对此行抱着极大希望的原因。

听叶昭言语,敏东忙道:“小王略知一二,闻听上邦承诺,各国国主可请上邦天兵平定内乱。”

叶昭微微颔首,说道:“但是,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提请援助的国家要知道革新除弊,要得到国内大多数民众的拥护,不然,天朝岂不成了助纣为孽?军售的前提同样如是。”

敏东道:“小王知道,大皇帝明鉴,小王推行之法正是变革图强之法。”他是改革派,是以才自信满满。

叶昭道:“变革图强,也未必就人人拥戴了。”

金妃插嘴道:“变革图强的口号人人会喊,现今可成了时髦了,可……”见叶昭目光瞪口来,吐吐舌头,不再说话,通译也没将她的话翻出来。

敏东深深叹口气,虽然朝鲜王后说什么他不知道,但显然中原体系对于他来说,很难融入,他现在微微有些后悔,早几年学中原话就好了,现今刚刚学了半年多,实在听不懂中原皇帝本意,中原话博大精深,靠通译翻译,实则许多精微奥妙的暗示早就变了味儿。

叶昭看着敏东,泰国、缅甸,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处于中原文明的影响下,看这位国王装束就知道跟朝鲜甚至越南、日本比起来,缅甸文明和中原完全是两个体系。

叶昭随后就转了话题,敏东告辞的时候有些悻悻,多少有点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吧。

看着敏东背影,金凤笑道:“这些番子,真以为万岁爷是有求必应的活菩萨,想的美死了!”

叶昭微微一笑:“要都这么想,也不错。”转头问文侍:“下面是谁了?”

秘书官禀道:“尚有老挝国拉纳首相与日本国细川韶邦大统制,都请单独面圣。”

叶昭点点头,想了想,道:“传拉纳吧。”

忠格·巴哈杜尔·拉纳,是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冒险家,在二十年前漂洋过海出访英国,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召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亲英派,但随着中国崛起,被他压制的各方势力包括傀儡王室都蠢蠢欲动,这就使得他不得不开始向中国倾斜,努力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免得反对他的势力得到中国人支持而令他大权旁落,小心翼翼同中国和英国打交道,寻找其中的平衡点,拉纳首相做的还算不错。

从巴哈杜尔的装束也可以鲜明的体现出这一点,深棕色制服,金灿灿肩章勋带怎么都有欧罗巴宫廷燕尾服的影子。

而年过花甲的巴哈杜尔仍然鹰睃狼顾,威严非凡,毕竟这是一个十多岁从军,发动血腥政变,并且独裁统治一个国家达三十年之久的强权人物。

巴哈杜尔同样单膝跪倒,手抚胸前,朗声道:“尼泊尔国首相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向最尊贵的中国大皇帝宣誓忠诚,得见天颜,臣诚惶诚恐。”

叶昭已经令金凤和金妃去了后堂,接见谁用什么策略自然也颇有考量,此时微微颔首,示意巴哈杜尔落座。

“廓尔喀步兵是朕的臂助,巴哈杜尔,朕也要感谢你,感谢廓尔喀步兵的忠诚。”叶昭微笑看着巴哈杜尔。

廓尔喀步兵营参加了中俄战争最后的零星战役,确实表现勇敢,可以用麻木的杀人机器来形容,而他们作为职业军人的忠诚也毋庸置疑,这似乎是廓尔喀人的民族天性。

巴哈杜尔躬身道:“能为大皇帝效力,是廓尔喀人的荣幸。”实则巴哈杜尔年事以高,身体也早不如昔日,但他还是爬山涉水来到中原,自是想见一见叶昭。

国弱民贫,不得不屈从于外力,巴哈杜尔崇拜西方文明,却绝不甘心自己统治的国家被英国吞并,但与英印总督的抗争是那么艰难,而中原的皇帝,却令整个欧洲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感受到了来自东方天穹的巨大阴霾。在中原大地一路行来,巴哈杜尔见到的则是一个与西方文明泾渭分明,但却同样文明昌盛的世界。

中原的皇帝,却与巴哈杜尔所想截然不同,很温和的年青人,泰然的坐在他的王位上,身上,看不到半丝龙虎戾气,就好像?怎么说呢,菩萨,对,就是尊菩萨,温和的令你想顶礼膜拜。

一尊令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