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 (第1/4页)

,希望得到大英帝国中国海舰队的支持。

大英帝国在远东的中国海舰队已经更名为亚细亚舰队,舰队司令部设在新加坡,在香港一带的活动渐渐减少,算是作出了适当的战略性后退,此举在英国政界军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非议,而反对同中国发生摩擦的英国自由党在两年前的大选中败北,与此不无关系,由此多少可见英国政坛的风向标。

现今英国两大政党为英国保守统一党和英国自由党,自由党前身便是辉格党,保守党前身则是托利党。

一般来说,托利党及其发展而来的保守党维护贵族利益,和女王更为亲近,自由党则更多的代表自由资产阶级利益。

在对外政策上,自由党领袖、前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早年反对侵华,现今则主张“光荣孤立”政策,不愿意英帝国卷入地区纷争。

而现今英国首相、保守党党魁比肯斯菲尔德伯爵则是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的积极鼓吹者和卫道士,大力推行对外侵略和殖民扩张政策,主张对华强硬,他的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则成为后世许多政治家的座右铭。

在比肯斯菲尔德伯爵担任首相之后,英帝国亚细亚舰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在其全球的各分舰队中仅次于本土的海峡舰队和地中海舰队而跃居第三大舰队,其新型舰只的数目甚至超过了地中海舰队,实际战斗力只怕也超过了地中海舰队。

所以,对于中国海军的不期而至,库克州长更相信这仅仅是中国人的一个姿态。

但是,苏老大接下来的言论显然令他失望了。苏老大道:“库克先生,在布里斯班的骚乱没有完全平息前,帝国海军不会离开海港区,而且,我们希望得到库克先生及昆士兰政府的协助,在布里斯班和金皮租借亦或购买土地,建立中国人的安全区,我们希望库克先生能切实同我等合作,保障中国商人和劳工的安全。”

库克州长感觉得出苏老大态度的转变,现今的他,更多的是作为中国领事说话,而再不是以前旅居布里斯班的中国商人。

“苏领事,李将军,我希望你们清楚,贵国海军军舰在未得到昆士兰政府同意下,擅自停泊在昆士兰港口,完全可以说是非法入侵。”库克压抑着心底的愤怒,语气渐渐强硬。

李成谋放下了咖啡杯,语气和他的人一样,给人硬邦邦的感觉:“州长阁下,你们对华人的残害,是严重的挑衅行为,而且,已经惊动了大皇帝陛下,如果阁下一意孤行,我不敢保证事态的发展能在您或者我的预期中。”

听到这位帝国海军将领提到了“中国皇帝”,库克州长的一口气立时就泄了,看来中国海军的行动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经过中国皇帝批准的行动。北京的那位帝王,神秘而威望卓著,是任何西方政治家都盼望能与之会晤的人物,虽然许多西方政治家对他并没有好感,觉得他危险而咄咄逼人,但不得不说,隐隐的惧怕中,许多讨厌他的政客同样以获得他的接见而引以为荣。这位君主对时事的评论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整个欧洲的神经,每句话都可能代表着未来世界大势的风向标。

现今,中国舰队到达布里斯班,又意味着什么?

库克州长告辞时,还在绞尽脑汁的思考这个问题。

……

濒临码头的新伦敦大道,出现的蓝白军装的中国海军给本地人带来的感觉是新奇的,从中国军舰靠港第二日,每到中午时分,便是中国海军士兵上岸时间,散心游历,每次三小时,按时归队,每次上岸十几人为一队,均有校官带领,严禁任何士兵个人行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而在布里斯班本地的报纸上,中国军舰也变成了昆士兰州政府邀请的正常访问,这是昆士兰政府公布的信息,以免造成市民的恐慌。

与帝国海军走在一起,来喜心里洋溢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情绪,今日他与高掌柜作为向导,成了其中一队上岸士兵的导游,这队士兵由第三编水手正头目、副军校郑文恒带领,郑文恒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浓眉大眼,生龙活虎,他是福建长乐人,和高掌柜是同乡,在异域之地,自然很快熟络起来。

高掌柜此时也颇有感触,前些时日也是这个时辰吧,本已以为必然葬身于暴徒的围攻中,今日,却与来自本土之甲兵在这布里斯班同行,远远白人们或好奇或警惕的观望,更令人不得不叹息,帝国兵威之盛,只有他们这些原本的海外弃民才有切身的体会。

此时一间商铺里,礼帽掩盖了面目的鲍里斯,正嫉恨的看着这队耀武扬威的中国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