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其实,从戚继美和戚继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必要的冒险决定,但对于我们现在了解戚继光的人来说,这个决定其实根本没有任何风险。依戚继光的文韬武略,那在上下五千年中都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考个武举还不是轻而易举?所以在乡试中,戚继光小试身手,就毫无悬念地考了个武举人。

考完乡试是会试,按道理戚继光还是会毫无悬念地一路斩将夺关,说不定稍一发挥,就像苏乞儿那样拿个武状元什么的。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场会试,戚继光居然既不是金榜高中,也不是名落孙山,他的结果居然是——没成绩。

如果大家听过评书《岳飞传》,就会知道当年岳飞考武举的时候也没成绩,但他没成绩是因为他在考武举的校场上枪挑了小梁王,造了反,所以没成绩。难道戚继光也像当年的岳飞,一腔热血,枪挑了什么“小凉王”、“小热王”什么的?

事实上,戚继光这个没成绩倒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因为一个突发的事件。但在这个事件中,戚继光跟当年的岳飞一样,一腔热血地做了一件惊人的事。

要说戚继光的惊人表现,得先说这件突发事件。

突变(1)

戚继光因为顺利通过了乡试,获得了武举人的身份,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戚继光只身入京,参加当年武举的会试。

我们刚才说过,明代的武举考试是先考文化课,然后才考马步骑射、拳脚功夫的。说到功夫,戚继光是当世少有的武术大家,自然没什么问题。所以戚继光一到北京,就开始琢磨怎么考文化课。当时的文化课考试是写作文,而且是只能写议论文,这种议论文主要是就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办法,这在古代叫策论。戚继光因为考的是武举,所以他就琢磨着应该写几篇有关国防问题的策论。

当时明王朝的国防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倭”,一是“北虏”。

“南倭”,就是南方的倭寇之乱。

自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以来,大量的海陆往来带来了大量的海上贸易,但是也带来了觊觎东方财富的日本武士与日本浪人。这些武士和浪人在日本动荡的战国时代一般都是战败方的作战人员,他们在国内没有立足之地,就跨洋过海流窜到中国来。

开始的时候,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略还没有形成规模。后来,因为嘉靖初年明王朝在西草湾大败葡萄牙的远东舰队后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反而激发了倭寇之乱。因为很多指望沿海贸易为生的人就没了生路,这些人很多后来就成了土匪和海盗。这其中有名的像王直、陈东、徐海、叶麻这些人,不仅是海盗,而且是汉奸。他们勾结从日本流窜到东南沿海的浪人与武士,在沿海一带大肆抢劫杀掠,最终形成了几乎威胁到明王朝命运的倭寇之乱。

相比起“南倭”来,“北虏”的问题就更为严重。

大明王朝说起来不像两宋那么积弱不堪,但自明成祖朱棣之后,明王朝面对北方蒙古族的后裔渐渐就采取了防守的姿态。再加上内政日趋*,后来就明显有点顶不住了。蒙古各部不用统一,也不用齐心协力,只要一个分支、某一个部落就能使大明朝疲于奔命。

明英宗的时候,先是西蒙古的瓦剌,在土木堡大胜明军,甚至把英宗皇帝都给俘虏了。俘虏了英宗之后,瓦剌的首领也先挥兵直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要不是那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于少保坚决领导了一场北京保卫战,明王朝的寿命就得缩短一大半儿。

后来瓦剌逐渐衰落了,东蒙古鞑靼族的俺答又猖狂起来,他占据了河套地区,对西北边防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就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前,俺答已经好几次长驱直入,深入明王朝的腹地进行了蝗虫般的抢劫,而外强中干的明王朝对他们还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要知道,明朝的首都可是在北京,是非常靠近北方的蒙古族的,也就是说受到“北虏”的威胁也是最大的,所以明朝一直都认为“北虏”——也就是北方蒙古族后裔的威胁才是最大的国防危机。

事实上,戚继光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虽然通盘考虑了“南倭”、“北虏”的国防危机,但是作为战略研究,他决定还是从最为严峻的“北虏”问题分析起。所以他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开始动手写一个系列文章,叫《备俺答策》,也就是如何对付北方俺答侵略的方法与策略。

有一天,戚继光正在临时住的饭店里写《备俺答策》,突然听到外面街上一阵大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