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他最亲近的朋友是皇室贵胄的飘零子弟敦敏、敦诚兄弟和私塾先生张宜泉。敦敏、敦诚兄弟本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阿济格在顺治初年被抄家,赐死。他们是比曹雪芹更位高跌重的人,对人间世态的体会当是心心相印的。他们三人都很欣赏魏晋名士的风骨,尤其推崇阮籍,曹雪芹曾字“梦阮”,敦诚亦有诗“懒过稽中散,归于阮步兵”。

曹雪芹能诗善画。他的诗充满“新奇”,敦诚曾称赞曹雪芹的诗“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唐代诗人李贺是有名的“鬼才”,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列,人称诗鬼,其诗意奇拔诡异。曹雪芹的画和他的人一样,也充满奇气,敦敏有首《题芹圃画石》诗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篱。醉余奋扫如篆笔,写出胸中块垒时。”

曹雪芹一生的生活境遇从荣华的贵族生活到赤贫文化人,胸怀旷世之奇情奇才,万千抑塞愤懑从胸中呼出,历时十年,化作了惊世灿烂的文学巨著《红楼梦》。

一块通灵的玉石来到人间豪门贾府,体会人世的荣辱兴衰、爱恨恩怨、黑暗腐朽,最后由色悟空,仿佛红楼一梦。

这部对人世绝望的不朽巨著,似乎正是对危机四伏的乾隆盛世的一个文学预言,也是对中国几千年专制王朝的一个文学性总结。

《红楼梦》问世以后,不仅受到国内人民的欢迎,而且影响到了全世界。在1842年就有一部分被译成英文,此后,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意文、日文、越南文、荷兰文等译本陆续出现,不下几十种,并且渐渐形成了一个研究《红楼梦》的学科,被称为“红学”。

【点评】

似乎是曹雪芹特殊的生活经历产生了《红楼梦》,然而这种特殊的经历正是专制王朝吃人本质的逻辑必然,专制伦理体系使每个人都生活在异化的社会关系之中,失去了每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弥漫世间的只有伪善、世故、野蛮与丑恶。

第十章 大贪官和��

嘉庆从乾隆手中接过了权力,同时也接过了盛世外衣下的一连串危机,其中最紧迫的是和��侍狻@�飞系暮瞳|官到侍卫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人们印象中的和���且桓鲇屯坊�浴�②姆暧�⒒�厮憔 ⒉谎�奘醯募槌夹蜗螅�谌嗣堑难劾铮��挥惺裁床拍埽�换岚②姆暧��蚨�欢显獾较窳踯�⒓拖�罢庋��贝蟪嫉淖脚�F涫挡⒎侨绱恕�

一、出身满洲,聪明机敏

和���谇�∈�迥辏�1750),比乾隆小三十九岁,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的父亲任福建副都统。和���曜笥遥�行医�牖使�锏南贪补�傺В��叭寮揖�浜吐�⒚晌淖郑�艿搅己玫慕逃�G�∪��迥辏�1770),他二十一岁参加顺天府乡试,没考中举人。但由于其出身满洲正红旗,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出入宫廷。这给他提供了接近乾隆的机会。但乾隆的侍卫很多,为什么会欣赏一个低等侍卫呢?

据野史笔记记载:

有一次,乾隆要出巡,突然找不到仪仗用的黄伞盖,就问这是谁的责任,很多侍卫吓得不敢吭声,和��丛谝慌运担骸肮艽耸抡撸�备捍嗽稹!�

这句话给乾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又有一次,乾隆在轿子中边行进边背诵《论语》,突然忘了下文,在轿旁跟班的和��芽诙�鼋由希��∮纱撕芟不端��

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到山东巡视,和��娲印G�∠不冻艘恢致饧菰Φ男〕担�啃惺�铮��灰淮危�淇烊绶伞S幸惶欤�瞳|碰巧跟这种小骡车随侍。在路上,乾隆看见和���剩骸澳闶鞘裁闯錾恚俊�

和��卮鹚担骸拔脑薄!�

乾隆又问:“你下过场赶考吗?”

和��担骸案��暝�渭庸�凭倏际浴!�

乾隆又问:“什么考题?”

和��担骸懊瞎�乱唤凇!�

乾隆又问:“现在能背你做的文章吗?”

和��谑且槐咝薪�槐弑乘校�鞒┮斐!G�∮谑撬担骸澳愕奈恼乱仓械谩!�

乾隆同和��恼獯翁富埃�闪撕瞳|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和��玫角�〉纳褪叮�僭撕嗤ǎ�嘣浦鄙稀�

二、精明干练,拉帮结派

和��且桓黾扔醒�视稚迫ㄊ醯娜恕K�熳蚀嫌保�诜芎醚В�嗖哦嘁眨�ㄏ��⒑骸⒚伞⒉厮闹钟镅晕淖郑�智咨迫惹椋�憬嵘圃担�焓赂闪罚�杉ㄍ怀觥�

乾隆用兵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