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暇��摺3律苁嗤�嵌�嶙槲�岷芸炀颓┒┝诵�椋��15万元的价格买断了亚冬会铜质纪念品的专利。

陈绍枢抓住机会,主持设计制作了一套富有创意的收藏品,限量发行1996套,每套1996元。这不仅为亚冬会添上了浓浓的春色,也为收藏界提供了一份难得的珍品,最后竟被炒卖到8000多元一套。

虹桥书吧。

第29节:异想天开的生意经(10)

陈绍枢名声大振是在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

1997年10月,世博会筹备之初,组委会正为商业化运作筹措资金而大费脑筋。当时虽有几个意向性的项目,但所谈的资金与计划相去甚远,而且还没有一个签字画押。一天晚上,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工作人员拿起一听,原来是温州人陈绍枢从重庆打来的。

“我想到昆明和你们谈谈。”

“你愿意来就来吧。”对方似乎有些不大在乎。

谁知陈绍枢到了昆明,就使对方吃了一惊,他提出要买断世博会有关纪念品的专利权。

“你要买断是真是假?”对方还要肯定一下。

“当然是真的!只要今天签字,后天款就到位。”陈绍枢铿锵有声。

双方以120万元签订了协议,陈绍枢也马上把资金汇到了组委会。

陈绍枢是极富有眼光的。他买断专利的8项纪念品,在世博会开幕前就被抢购一空,给自己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800根链条锁住800个摊位

王伟坚决定在北京大红门建一座大型商场,既为温州乡亲解愁,也为自己创业。经过反复的考察和摸底,他看上了木樨园环岛西南向、南苑路路口的北京市水产实业公司大楼。该公司每年亏损400万元,也正在考察如何盘活资产。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租赁10年的协议。1994年初,王伟坚联合了几位同乡共同入股,一起办商场。哪知由于经验不足,发生了风波。

那一场风波的源头是规划问题。因为是旧房改建,又因为想把市场建得快一些,王伟坚就来了个边批边建。北京的规划之严是众所周知的,建筑不符合规划要求,责令停工,等待处理。这就成问题了——不是拆,就是罚。正当王伟坚在为处理此事奔波的时候,有些股东看到出师不利,生怕事情最后解决不了,就来了个“早走为上”,撤股而去。整个市场投资2500万元,忽地全压在了王伟坚身上。到哪里借钱呢?他只能以人格担保,找亲友帮忙。

后来,王伟坚认了罚,被重罚了60万元。他又想办法弄到了钱,终于把市场建成了。也许是受规划风波的影响,直到快开业时,摊位还只认租了一半。原定的开业时间一天天逼近,商讨办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键时刻,王伟坚力排众议,果断拍板:按时开业。办法呢?他说会有的。

开业的前7天,他出人意料,贴出公告,说开业这天免费赠送链条,谁用链条锁住哪个摊位,哪个摊位就租给谁经营。摊位有一楼有二楼的,有在外面的有在里面的,有好经营些的有难经营些的。不是通常的认购而是由自己去“锁”购,谁都怕去迟了没有好摊位,不用人动员都争着去锁。王伟坚买了800多根自行车链条,结果几个小时内都被拿光了,商贸城内的摊位也被锁了个光。那个热闹场面比通常的开业还好看得多。开业成了锁摊位,这恐怕是中国市场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奇观。800根链条出租掉一个市场的800个摊位,这恐怕也是中国市场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奇迹。

吃亏就是占便宜

叶茂西常说的一句话是:“客户永远是正确的。”

有一次,在印制一批海报时,由于客户校对失误,文字出现错误,几百张海报不能用了。按合同条款,承印方是不承担责任的,但叶茂西本着“服务”这个大原则,毅然决定无偿重印。叶茂西说:“我们不能让客户吃亏,这几万元的损失,就当是让工人为熟练技术交的学费吧。”

青岛的一个客户印制一批皮鞋立牌广告,按约定时间来拿样品时,发现自己的设计人员把色彩标号搞错了,要重新做。正常情况下,从电脑出小样到制版、晒版,再到印刷,需要两天的时间,而这个客户已经买好了第二天的飞机票,非常着急。叶茂西对这个客户说:“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我们连夜给您赶制。”第二天上午客户准时取到了样品,十分高兴地上了飞机。

就这样,摩托罗拉来了、诺基亚来了、可口可乐来了、柯达来了……国内的大公司,网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