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频模�也坏蕉�衔鞅薄!�

窦昭微微颔首,沉吟道:“我的婚事定得有点急,三伯父恐怕也没有想到我这么快就派人和他说这件事,十之**是要等槐树胡同那边怎么说,他才好拿主意。这件事暂时先放一放,我猜,最迟月底,三伯父就会派人和我们联系的。”又道,“这件事,只要拜托您盯紧点了。”

“夫人省得,我心里有数。”陈曲水说着,露出几分迟疑,道,“让赵良璧接手三爷的差事,我怕到时候那些大掌柜们不服气……”

“外面不都传赵良璧是我的亲戚吗?”窦昭不以为然地笑道,“我提拔我自己的亲戚,不为过吧?”

“那倒也是。”陈曲水笑道,“我看赵良璧这几年磨练得也颇有长进,是驴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一溜。只看他有没有这个福气撑得住这么大的场面了。”

窦昭抿了嘴笑。

她对赵良璧很有信心。

就算一时不足,这不还有宋墨吗?

陈曲水见窦昭很是镇定从容,知道她肯定还有后手,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定,神色松懈下来,心情也放松了,笑道:“还有您的那些花花草草,我怕跟我们赶路有个闪失,让他们跟在我们后来面慢慢地走,再过两、三天就能到了。”

窦昭有些意外。

她并没有让陈曲水把自己种的那些花草带来。

真定。是她的根。

那些伴随她度过美好岁月的花草。如那些美好的岁月一样,她把它一起留在了真定的。让她每当想起,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暖意。

她并不想破坏这种暖意,

陈曲水笑着解释道:“是崔姨奶奶的意思。她老人家说。让您好生服侍这些花草。让这些花草也能在京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是祖母对自己的期许吧?

窦昭眼睛微微有些湿润,更是下决心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回真定探望祖母。

她说起颐堂的事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们既然入了颐志堂,有些事就不可分得太清楚。颐志堂的护卫,除了跟着世子或是我出门的,还有巡防的,值夜的,我们呼啦啦也来了三十几个人,刚才的接风宴,有世子在场,想必你们也没能尽兴,等会严先生肯定会私下设宴给你洗尘,你正好和严先生商量一下,看他有什么安排——留下段师傅,陈晓风几个跟着我就行了,其他的,就随颐志堂的安排。”

陈曲水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商定好留在窦昭身边的人,严朝卿的小厮早就在屋外侯着了,陈曲水出了正屋,跟着那小厮去了严朝卿处。

还是那几个人,可少了宋墨,气氛就大不相同。

大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十分的热闹。

陈曲水和严朝卿、廖碧峰三个文士端着酒盅笑吟吟地望着前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护卫,轻声慢语说商量着以后的事。

宋墨在云阳伯府用过晚膳才回来。

窦昭亲自服侍他更衣,问他:“顾玉怎么样?”

“他哪是静得下来的性子。”宋墨洗漱一番,坐到了临窗的大炕上,接过窦昭递的茶呷了一口,舒服地舒了口气,道,“他倒是被禁了足,别人可没有被禁足——他如今做庄家,天天家里赌钱取乐呢!我去的时候,云阳伯把我拉着好一通脾气,让我好好地管束管束顾玉,要不然,就停了顾玉的月例。”

窦昭骇然:“云阳伯是不是……老了?顾玉的月例有多少?他已经能自己赚钱自己花了,停他的月例如同隔靴搔痒,能有用吗?不过,顾玉玩得这样肆无忌惮,皇上可知道可能会不高兴,你还是劝劝他吧?”

宋墨苦笑:“京都的纨绔子弟都在他那里了,云阳伯也是没办法了。”

窦昭坐到了他身边,也端了杯茶,关心地道:“他的婚事怎样了?如果成了亲,也许就能安定下来了?”

“皇后娘娘亲自过问,云阳伯世子夫人说的那门亲事算是黄了,”宋墨颇有些不悦地道,“可那女人却不消停,若有人来给顾玉说亲,她就阴不阴阳不阳地说什么‘这件事得问过皇后娘娘才算数,要不,您进宫去皇后娘娘面前讨个音’,你说,好人家谁敢把女儿嫁给顾玉啊?这女人也太能搅事了!”

云阳伯世子夫人就是顾玉的继母。

窦昭沉吟道:“反正顾玉已经顺顺利利地长这么大了,晚点成亲也许更好,到时候顾玉有了支应门庭的能力,云阳伯世子夫人就算是再阴阳怪气,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是一样会有好姻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