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1/4页)

钦娴模俊�

窦明小产的事,窦昭还是第一次听说。

她大吃一惊。

好在她两世为人,经历的多。这惊讶也不过是从她脸上一掠而过就恢复了常态。

“这段时间在家里保胎,”窦昭笑道,“外面的事,也没有人跟我多说,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冯家的这位十一奶奶就有些不高兴,觉得窦昭这话说得太冠冕堂皇,没有把她当自家人。

她就和坐在身边的陆二奶奶说起皇家的八卦来:“……圆福公主都已经嫁了,不知道景宜公主和景泰公主会嫁到谁家?景宜公主好歹是皇后娘娘养的,可这景泰公主却不过是个没生出皇子的淑妃娘养的,她怎么就那么大的底气,也跟着挑三摘四的不嫁人?”

陆二奶奶笑道:“这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怎么知道?”

窦昭却知道。

这位淑妃娘娘虽然没生下皇子,可架不住人家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那“淑”字,可是从前万皇后的封号,不仅给了她,而且在辽王基登后,她是唯一一个陪着万皇后住在慈宁宫的太妃。

她微笑着坐在那里听着屋里的人说话,心里却像着窦明的事。

按理说,窦明小产,就算她和窦明的关系再差,也应该告诉她一声才是,不管是静安寺胡同和槐树胡同都没有知会她一声,难道冯十一奶奶说的是真的?她怀着孩子,大家怕她知道了糟心,所以才不告诉她的?

回到家里,她问宋墨。

宋墨显然早就知道了。

他道:“六太太和舅母都叮嘱我不要告诉你,而且送年节礼的时候济宁侯府也没有做声,我也就没跟你说。”

实际上,他也不希望窦昭过多地关注济宁侯府的事。

窦昭问他:“这么说来,窦明被她婆婆立规矩小产的事,是真的了?”

宋墨点头:“六太太和舅母都是这么说的。”

窦昭不由唏嘘感慨。

前世,她嫁到魏家,第一个孩子也小产了。

可她小产,却是自己的责任。

说起来,田氏就是个没有主见求、没有头脑的人,能让田氏用这种办法折腾窦明,除了魏廷珍,没有第二个人。

以窦昭的眼光来看,田氏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只要你哄着她点,把姿态放低点,她就会心疼肉疼你,把你当成需要她保护的人,前世,她就是想办法得到了田氏的认可,然后通过田氏拿捏魏廷珍的。

窦明这才嫁过去不到半年,就和婆婆、姑姐都站在了对立面上,以后恐怕还有“好”日子等着她。

这算不算是她处心积虑嫁过去得到的“福利”。

窦昭讥讽地笑了笑。

既然六伯母和舅母都不想她为窦明的事烦心,她也就装着不知道。第二天换了件宝蓝色十样锦的妆花褙子,宝蓝素面绣玫红色莲花纹的马面遥�梗�涣说愦洳�康耐访妗V楣獗ζ�赜伤文�阕呕亓四锛摇�

窦世英看着女儿非常的高兴,提也没提窦明的事,只是对她道:“你十一哥带着老婆回娘家给娘家的长辈拜年去了,你六伯父和你六伯母等会会带了你十二哥过来吃饭。”

窦昭自然是喜出望外,由高升家的带着去了内院给舅母和表姐拜年,宋墨则和窦世英去了书房。

丫鬟奉茶盅上来。

望着汤色鲜亮,香味醇厚的茶水,宋墨不禁为自己叹了口气。

茶盅里是上好的铁观音。

偏偏窦世英一无所察,还在那里一个劲地劝宋墨:“我特意人让人福建安溪弄得,你尝尝味道如何。如果觉得可以。等会我给你包点回去。”

望着岳父满脸期待着赞扬的表情。宋墨除了爱宠若惊地感激,还能说什么。

窦世英满意地笑了,和宋墨说起他的差事来:“金吾卫是皇上亲军,只要对皇上负责就成了。五城兵马司可不一样。他们和平头百姓打交得多。怎样主持公道。为民申冤,就成了主要的职责,你要注意把握两家之间的不同。既然不能失了帝心,也不能失了民心……”

宋墨认真地听着,比在皇上面前还要恭谨,心里却嘀咕着,我又不要做皇帝,要民心做什么人?事情差不多就行了,矫枉过正,说不定连帝心也没了。

窦世英哪里知道宋墨心里在想什么,见宋墨一副乖乖受教的模样,不由想起了另一个女婿魏廷瑜。

女儿和她婆婆有矛盾,做为女婿,肯定是很头痛的,就算是偏袒母亲,也是情有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