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他怎么会同意自己的胞妹嫁给这样一个人?

以汪清淮在汪家的影响力,这件事自然也就黄了。

窦昭再买通廷安侯夫人身边的一个婆子,装着说漏嘴的样子,向魏廷珍身边的人抱怨“汪家相中的实际上是济宁侯,只可惜晚了一步,济宁侯已经定了亲,夫人左挑右选,看来看去没有一个能和济宁侯相提并论的”。

联想到汪家刚刚拒绝了华家,魏廷珍肯定会心动。

只要她有所举动,窦昭就让人在五太太耳边嘀咕,说魏家早和汪家商量好了,只等和窦家退了亲就和汪家结亲。

因之前魏家要和窦家退亲的消息传得人尽皆知之事,窦家才听到支言片语,五太太再听到魏家要和汪家结亲的传言,就会想当然地以为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瞒着窦家的人罢了。

窦家受了这样的羞辱,难道还会自己到处嚷嚷不成?

这样一来,不管魏汪两家的亲事最后成不成,对汪清沅都没有什么伤害,窦昭也达到了退亲的目的。

只是没想到和魏家会请了延安侯夫人帮着说媒。

前一世,魏家请的景国公府二爷张继明的妻子。

或者是因为这一世窦世枢入了阁,说媒人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吧?

那就只好委屈廷安侯夫人了——明明知道窦、魏两家要定婚期了,就算是遗憾女儿和魏廷瑜没有缘分,她也不可能说出“只要魏窦两家退亲,就把女儿嫁给魏廷瑜”的话来的……

但汪清沅不用嫁给华家的长子,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窦昭思忖着,回了槐树胡同。

补上5月5日的加更。

~~~~(》_《)~~~~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教训

第一百九十一章教训

二太夫人由六太太纪氏陪着,正和五伯父的两个儿媳妇郭氏、蔡氏和窦政昌的媳妇韩氏打叶子牌。

看见窦昭进来,六太太忙起身笑着朝着她直招手:“快过来,给你叔祖母看看牌。”

二太夫人的眼神不好,打牌的时候必须得有个人站在她身后悄声地帮她报牌,然后在关键的时候帮她打几把。

窦昭知道这几年纪氏的眼神也不太好了,想必像这样帮太夫人看牌,对纪氏也是件吃力的事。

她笑盈盈地坐到了太夫人身边。

太夫人就和窦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郭氏几个则在旁边听着。

“见到你父亲了?”

“见到了。”

“怎么没在家里多呆一会?”

“翰林院里的几个后辈来拜访父亲,邀了父亲一起去静安寺听主持讲经,我就先回来了。”

二太夫人点头。

窦昭忙指了桌上的牌:“叔祖母,孔已已。”然后帮二太夫人抽了一张“孔”,一张“已”丢在了牌桌上。

蔡氏则乖巧地在二太夫人面前凑趣:“还是四妹妹眼明手快,我们想讨老祖宗一个巧都讨不着了。”

二太夫人呵呵地笑。

大家的注意力终于放到了牌桌上。

待到要用晚膳的时候,窦昭帮二太夫人赢了十几两银子。

蔡氏挽了窦昭的胳膊:“没想到四妹妹还是个高手,帮着老祖宗把我们的银子都赢了去。”

“就你皮!”不过几天的功夫,太夫人就喜欢上了这个活泼的孙媳妇,说起话来既亲昵又随和。

纪氏和韩氏都笑了起来。

郭氏不由的眼神一黯。

五太太走了进来。

“娘,您看晚膳摆在什么地方?”

二太夫住进槐树胡同之后,不管多忙,五太太都坚持晨昏定省,服侍太夫人用膳,恪守媳妇的本份,让太夫人非常的满意,也因此对五太太十分的宽和,免了五太太服侍用膳,五太太却十分的坚持,最后改为了只服侍晚膳。为此,太夫人不止一次的叮嘱窦世枢,要对五太太好一点。

五太太今天的脸色有点难看,笑容也很勉强。

窦昭猜她正为魏家要退亲的谣言烦恼。

她虽不是窦家宗妇,但在京都,窦世枢的官做得最大,妻凭夫贵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这件事就落在了她的头上。

窦昭就找了一个机会吩咐素心:“你去纪公子说一声,我有话跟他说,让他有空就过来一趟。”心里不免感慨,在真定的时候,虽然上面有很多的长辈,但她和祖母住在西窦,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