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传袭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比方说一个人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但是当他把自己的经验教训说给儿子听时,会发现儿子或者可能根本就听不懂,或者可能心理上存在抵触情绪,或者也可能是自以为懂了,所以才会代复一代地重复着一些相似的悲剧。

婚姻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那些父母的婚姻不幸的,子女的婚姻也经常不会太好。为什么这个比率会这么高呢?本来父母遭遇了婚姻不幸之后,应该会语重心长地提醒儿女,选择未来伴侣必须慎之又慎。但是,从儿女的角度来说,存在几种可能:一种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实际上很难去判断自己选择的对象是否正确,比如说,儿子遇到了一个女孩,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女孩其实并不适合他,但是处在热恋中的男子认定自己是非她不娶的,也认为对方是非他不嫁的,彼此都是对方最合适的人选。谚语说“热恋中的人智商等于零”,这话实在是极其正确的,因为热恋中的人往往会凭一种感觉、一种冲动去行事。

第二种,可以叫“矫枉过正”说,父母的宝贵经验非但不能真正传递给子女,反而产生了完全相反的作用。比如父母由于婚姻不幸,尽管一再小心告诫儿女,却极可能导致儿女在面对婚姻时候产生了另外一种负面影响,譬如“婚姻恐惧症”,这就是小心得过度了的典型。所以有很多优秀的男人女人,他们最终无奈地走上了独身的道路,可能正是因为看到了他们上一代人的这种不幸婚姻,而无法找到心目中安全合适的婚姻人选。这是以婚姻为例。

二、生命墨菲定律(2)

其实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职业。如果一位父亲,他找了一份错误的职业,并且认为这份职业浪费了他生命中的很多时光,让他一辈子总是在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说为人作嫁衣,给人家做秘书,总在材料堆或者故纸堆里忙碌,好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那位可怜的公务员,一辈子都只为稻粱谋,结果在临死时回顾一生,觉得活得非常没有意义,那么,他可能就会让他的子女去从事另外一种职业。按道理说,这种经验应当是可靠的,但是反过来说,子女在使用这个经验的时候,可能使用另外一些错误的借鉴方式。比如说,要求勿做公务员,最好选择另外的职业,那么子女可能就会去选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下自以为正确的职业,其结果呢?改革开放之初的文秘专业、公关专业,还有上世纪###十年代的外贸英语、企业管理等等这些专业,当时都曾经热极一时;但是选择这些专业的很多人很快就发觉,这些专业并非自己所热爱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生挫折,最后不得不改行。

所以说,尽管从理论上说,人类的经验都应该能够代代相传,或者说,上一代的教训下一代人应该是能够避免的,但是,每一代人在真正遇到需要做某种决定或选择某种人生道理时,都会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判断力,依赖于自己的人生观。这就造成很多上一代人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不能得到继承和纠正。当好的经验不能成为一种借鉴,坏的经验不能成为一种教训时,在同样的事情上所犯的同样的错误也就难免代代流传了,而那些经历过无数错误后才获得的宝贵经验,自然也就等同于失效了。

C、生命怪圈论

生命的墨菲定律还有许多。有一个搞笑的说法:一个房地产商把他赚来的钱交给他的情人,他的情人去做了美容;美容院的老板把赚来的钱交给他的情人,他的情人去买了汽车;汽车行老板把赚来的钱交给他的情人,他的情人去看了牙科医生;牙科医生把赚来的钱交给他的情人,情人把钱交给房地产商买了房子——这个世界又绕了一个圈,我们经常是无事忙。

这就像是“第一张黑色的多米诺骨牌”,早上的闹钟坏了,晚了五分钟,后面的事情就会跟着乱,打错了领带、上错了车、到公司打破了杯、发错了文件,最终得到一个处分。

我们很多女士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所以要耗资去做美容,化妆品一定要用比SK…II更高级或更高价的,穿衣服一定得是法国名牌,至少是欧洲名牌。为了这些,她需要积累很多的钱,所以就拼命奋斗,但那种奋斗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睡眠不足、压力太大,因此面黄肌瘦,然后就又去做美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的办法是狠下心来,中间打破。如果你懂得美丽是靠来自你自己的调养这个道理,那么现在开始就要注重休息调养。这就像电脑自动休眠一样,它累了,需要休息,于是它就开始打瞌睡了;可我们人类则经常不是这样的,明明特别累,但硬是不让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