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场也是有涨有跌,属于震荡期吧!” 我不禁反问他:“难道你炒股?”凯恩露着洁白的小牙,笑眯眯地回答:“是啊!这是我父母给我的功课。”

惊奇的我一脸疑惑,听说同龄的美国学生学习阶段没有中国学生那么累,但怎么会这么小就会学炒股票吗?女主人我的朋友瑞娜在旁边解答了我的疑惑:“我让凯恩了解股票市场的真正用途不是让他能在股票上赚多少钱,而是让他了解股票这个东西。我让他把他平时打工赚的钱,和给的零花钱都积攒起来,然后买股市里的几股股票,让他知道如何买进,抛出,这个月赔了多少,下个月又跌了多少?等等一些股票知识,让他真正感受市场到底是什么东西,他如何应付。”

“那你这么做是基于什么想法呢?”我不禁问。 “锻炼他的财商啊!如今有智商,情商,而当今社会更离不开的是财商啊!财商培养越早越好。在凯恩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就让他认识货币,做各种不同的游戏,比如一美元能换多少美分,一个小坦克模型需要多少美元。” “他感兴趣吗?” “很感兴趣,你知道小孩子对新鲜的东西有很强的好奇心,只要你正确引导。在他还是八岁的时候,有次逛超市他看好了一套二十四色水彩笔,我就告诉他,你能不能自己赚钱来买自己心爱的东西呢?因为当时我没给凯恩买,他很不高兴,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不过他说:那是肯定的。从那天起,他主动干了力所能及的家务,刷碗我要付他一美元,拖地他竟要了我四美元,我说这个不合理,要得太贵,我只能给你三美元。可这个小家伙你知道他当时怎么说,他说,妈妈,我是跪着用布仔细擦的,你看墙角连个头发丝儿都没有,还有写字桌、椅子下面我都趴进去擦的。

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我当时真想亲他几口,可我却扳着脸说:“你说的这些都是属于擦地的一部分,我只能给你三美元,一个子你都别想多要。” “我这么严厉对他是有原因的,在他长大参加工作以后,一定会遇到不同的老板,我要让他从小就意识到,要努力认真做事,而不是稍微多做一些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就发牢骚、抱怨,这样对他心态很不好,也不利于他的健康发展。”

我听了连连点头,心中赞叹美国人教育孩子的“别有用心”。联想到中国父母有时候过于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到了商店要什么就给买,也有的会厉声拒绝惹得孩子大哭,父母急了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打骂孩子,这样很会伤孩子的心。如果象瑞娜这么处理岂不更好。让孩子体尝到父母赚钱的不易,和赚钱的快乐。

瑞娜接着对我说:“凯恩后来想要的那套水彩笔,最后还是我和他爸爸一起送给他的。”我问:“为什么?难道他没有赚够足够的钱?” “不是,他最后给邻居的老奶奶锄草赚了六美元,这样和做家务的十六美元加起来是二十二美元,而那个水彩笔是二十美元三十分,这样还有零头。而就在我们去超市的途中,正好遇到社区正在街上募捐,当他看到奥尔良的大水让许多小孩子缺少食物、没有了住处的图片的时候,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他的小手里全是汗,他对我说,‘妈妈,我也要捐款,要帮助那些我同龄的孩子,你看他们都没有房子住了。’” “我听后很是高兴,鼓励他说,‘妈妈支持你这么做,来,加上我的二百美元,你一起投入到捐款箱里面吧!’当他爸爸把他举起,他把钱投到捐款箱里时,社区的人都夸奖他,弄得他倒是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脸红红的,不过,他说了句让我感到很震撼的话:‘妈妈,我长大了会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当然,我们为了鼓励他,为他买了他心爱的水彩笔。要知道这件事就是半个月之内发生的事,但我相信,这件事凯恩会记住一辈子。” 瑞娜接着对我说:“从那以后凯恩特别的节约钱,有一次我们去商店里买热水器,原来的那个用了十来年坏了。凯恩就建议我们到用过的原来那个厂家的店铺,说是不是可以以旧换新,天知道他是怎么能想到的,我真是为他感到自豪。尽管我们家并不缺少钱,但我还是愿意把孩子培养成学会在生活中节省钱,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也就是你们常说的‘把钱用在刀刃上’。这样岂不更好,会让他终身受益。我们终归有一天去见上帝,但那时也会心安理得。”

瑞娜两手一摊,弄了个夸张的表情,我也笑了起来,不过她所说的还真是有道理。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这个比送给他金钱要强得多,要知道钱又多少都会挥霍一空。

我问:那小孩子会不会养成偏爱金钱,变得很自私。我想起中国有很多父母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