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意大利在1915年5月23日加入协约国的两星期以前,便与英法签订协议,英法答应将一部分舰艇编入意大利海军归其指挥。意大利海军本身分为两个舰队,其中第一舰队配置于塔兰托,下辖2个战列舰分舰队以及1个装甲巡洋舰分舰队,拥有4艘无畏舰和4艘装甲巡洋舰,其侦察分队拥有5艘防护或者侦察巡洋舰和4艘辅助巡洋舰,同时还有驱逐舰队2个、雷击舰队3个和潜艇舰队1个,辖11艘驱逐舰、18艘雷击舰以及4艘潜艇;第二舰队驻扎布林的西,拥有共6艘前无畏舰的2个战列舰分舰队、5艘装甲巡洋舰的1个巡洋舰分舰队、10艘驱逐舰的2个驱逐舰队,此外还有4艘布雷舰。此外在威尼斯还有所谓“威尼斯海军”,这是应意大利武装力量总司令卡多纳(LuigiCadorna)将军要求组建的,其目的是为了支援濒海地区与奥匈帝国作战的陆军。该部共拥有3艘旧战列舰、2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30艘雷击舰以及共计14艘潜艇的3个潜艇舰队。此外,意大利海军还在阿尔巴尼亚、的黎波里塔尼亚、昔兰尼加、红海以及其他海外基地拥有部分舰艇。此时意大利海军主要舰艇为4艘无畏舰、9艘前无畏舰、7艘装甲巡洋舰、16艘其他巡洋舰、33艘驱逐舰、48艘雷击舰、18艘潜艇以及4艘布雷舰。

第20页:天皇统帅下的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

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以外的主要海军强国还有美国以及日本,他们都有其各自的海军战略。由于远离战场,所以其直接目标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并不完全吻合,但是大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改变自身态势的机会。

对于日本帝国而言,其主要潜在敌手的顺序依次为俄国、美国以及中国。虽然和英国签订有同盟协定,但是战争爆发之时,夺取德国在中国以及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便成了日本在大战中的最主要战略目的。日本在1914年8月15日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责成德方在一个月内将胶州地区无条件无偿交给日本,因未获答复而于8月23日向德国宣战。

根据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军政方面分别由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辅弼,而在具体作战方面则由陆军的参谋总长以及海军的军令部长相辅佐。事实上这样导致了原来应当隶属于军政之下的军令权升高到和军政权相当的地位。由此形成了所谓统帅二元化的现象。对于统一系统的作战行动带来了问题,并且决策往往也是双方妥协的产物。在明治初期,日本海军曾经将主力舰队称为“常备舰队”、二线舰艇称为“警备舰队”,甲午战争开始六天以后,日本海军曾将这两者合并称“联合舰队”,此后当日俄战争或者演习之际,还会组织新的联合舰队,直到1923年才将其定为常设单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直接属于天皇指挥,而在军政和军令方面则接受海军大臣以及军令部长指示。而在日本海军中,作为根据地并进行舰队后方的统辖工作,并负责舰队补给、准备、水兵招募训练等任务的机构则被称为镇守府,这些镇守府主要和日本海军基地所在地一致,主要有横须贺、吴、佐世保以及舞鹤四处。

日本海军采用的是义务兵役制度,兵役法规定从17岁到40岁的男子只要没有被豁免兵役的都将进行兵籍登记,到了20岁接受兵役检查,合格者将作为现役兵士入伍,而海军征兵为现役三年。当然海军是以志愿兵为主,志愿兵的服役期间为五年。水兵如果“任用考试”合格,则可晋升为士官,被认为是“职业军人”。而海军军官则通过“海军兵学校”、“海军机关学校”或者“海军经理学校”学习毕业以后方可担任,但是,海军兵学校毕业,能够拥有军队指挥权的“军官”却与拥有医务、财务以及各种技术的无军队指挥权的“军官相当者”严格区分。

1914年时,日本海军大臣为八代六郎中将,军令部长则是岛村速雄中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海军拥有第一到第三舰队以及辅助舰队,而为了接收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又增设一些所谓“南遣支队”,直到1915年11月1日才将第一到第三舰队组建以吉松茂太郎中将为司令长官的联合舰队。

日本海军在1914年8月参战之际,主要拥有无畏舰2艘、战列巡洋舰2艘、前无畏舰以及舰籍转为海防舰的老式战列舰14艘、装甲巡洋舰12艘、防护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6艘、水上机母舰1艘、驱逐舰50艘与潜艇12艘。

第21页:

美国海军

美国早在其独立后四十七年,在其总体国力相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