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三、二、三、四……”

在佤邦的日子里,对于我本人来说,只要是醒着,就可以说是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欣欣然地张开着,在竖起着它们的无数小耳朵和无数小眼睛在聆听和观察着那里的一切事物。此时也是这样,我再也躺不住了,爬起来出去转了一圈,但是很令人失望,街上除了几条狗以外,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鲍三惹局长和沧源的同志用车把我们接到了茶厂,那里的人正在等我们去吃早点。我看到,今天的保卫力量加强了,鲍局长的皮卡车上总共站了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一到茶厂,他们劈劈啪啪地跳下车去,散开后形成了各个方向和位置上的警戒格局。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1)

1�置身在5个枪口的交叉射击范围中间颠簸

鲍局长说,今天他要带我们向西横穿,直到萨尔温江边,他还开了个玩笑:“捞萨尔温江的鱼烤了吃。”我更加兴奋了,又对他说:“您的车里还有空位吗?”他说:“有,你坐吧。”于是我又坐上了他的皮卡车。茶园里的自动浇灌设置打开了,早上的阳光里,到处是漂亮的水雾,茶树异常清新。我们又从茶山上盘曲的水泥路上飘然而下。

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鲍局长从自己身上掏出钱来给驾驶员,付过油钱后,驾驶员把零钱还给了他,没有开发票。我有些奇怪地问:“你油钱不报销吗?”他说:“可以报,但我从来不报。”我说:“一次也不报?”他说:“不报。”他说,整个警察局都由他管,下面的人去办事,所有的花费他都要给人家报销,但他自己的他不愿报,一是没有人给他作证明,二是他就是国家的干部,他有很多产业,收入相对来说还算可观,为国家贴钱他愿意,也贴得起。他还说,佤邦所有的国家领导干部都是这样的,为国家做事,开的是自己的车,花销的是自己的钱,但没有人会埋怨。

加完油,别的车还没有跟上来,鲍局长就叫驾驶员把车靠在路边上,就坐在车里对着外面的一个土堆调试起他的带着瞄准镜的小口径步枪来。他“叭叭叭”地打了二十来发子弹,边打边调准星,好不容易才调好了。

县城真的是太小了,还没有转眼,车子这就出了城,开始爬山。山上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10米左右。路又窄又弯,颠簸得很厉害,鲍局长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上,他把调得相当准了的小口径步枪抱在怀里,随车子摇晃的枪口正好对着坐在后排的我的脸,我的心脏跳得突突突的,脸也有些发麻,很担心枪支一不小心就走火了。我回头透过玻璃看了一下,后背心也开始发凉了,4个警卫员8条腿分开叉在那里,倒转来斜背在他们身上的冲锋枪的4个亮铮铮的枪口从那些大腿间伸出来,斜斜地对在我的后背,汽车一颠一簸的,枪口们也随之一颠一簸,我整个儿置身在枪口的交叉射击范围之中。我暗自叹了口气,心想:千万不要走火呀!

但这种不安很快就被我的其他想法掩盖掉了,我开始没完没了地问鲍局长一些事情。他回答我的问题说,他下面有3个副局长,一个在办公室里负责日常工作,一个带着几十名警察在山上开矿,一个带着一些人在戒毒劳改农场守着那些人。

一年前,警察局还叫公安局,现在改了,但很多人还是习惯地叫公安局,包括公章和票据都还是以前公安局的那一套,因为那些票据都印好了,不用掉实在可惜了,况且,新的公章“中央”还没有核发下来。他详细介绍了公安局的机构组成情况:

1974年,缅共北佤县设立了政法部,下设武装部和公安局。1989年后,该政法部被撤销,其职权由公安局代行。到1991年,又先后设置了纳威区、绍帕区、营盘区、岩城区、曼东区等5个派出所。除新地方派出所直接受县局领导外,各区派出所、保安队(区联队)均受区委政府和县公安局的双重领导。人员配置、领导的任命均由各区自行决定,装备及供给也由各区自行负责。

1994年12月,随县名的变更,该公安局改称勐冒县公安局。原下设的派出所、看守所、警卫排依旧保留,仅将原各区建立的保卫组更名为保安队,实行局、区双重领导。并先后增设了司法科、刑侦科、户籍科、交警大队。全局共有排以上干部13人,工作人员71人。文书方面建有民事、刑事、经济纠纷、离婚、户籍等类档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2)

1974年建立的警卫排,隶属政法部,其职能主要是站岗、放哨、值勤,负责整个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