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静悟取出一张符箓,口中念动咒语,符箓在他的手中无火自燃,一道旋风平地而起,静悟纵身而起跃入旋风之中,操纵着旋风慢慢的朝裂缝之中落去。这裂缝也不知道有多深,静悟往下落了一会之后,估摸着总有五六百米了,此时四周一片漆黑,抬头向上,进入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条银线,静悟虽然艺高人胆大,但此时却也有些心寒了,总觉得两边的山崖好象要倒塌下来,把自己活埋了一般。如果山崖真的倒塌的话,别说是静悟,就算是清云在此,只怕也只有被活埋的份,天地之威,又岂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吗?

好在静悟的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他安安全全的落到了裂缝的底部,此时再抬头向上,几十宽的入口几乎都看不见了,只是隐隐约约的看到有一点亮线而已。静悟本来以为裂缝底下肯定是阴暗潮湿,说不定还有什么危险。但出乎他的意料,等他从旋风之中走出来时,才发现原来这里清爽干燥,虽然还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感觉脚下却是平坦的很,而且踏上去坚硬无比,好象是水泥地面一样。

静悟并没有急着有所行动,而是拿出几只小小的纸鹤,口中念念有辞,待他咒语念完之后,纸鹤拍打着翅膀,朝着四面八方而去。这招法术如果在世俗之中,自然会被世人惊为神迹,但在修仙界里,却也不过是小道而已,这些纸鹤并没有什么大用,只能稍稍探测一下周围的情况罢了。没过一会儿,几只小纸鹤都飞了回来,表示周围没什么情况,但静悟数了数纸鹤的数量之后,却是脸色微变,有一只纸鹤没有回来,而关健的是,静悟根本感觉不到这纸鹤现在的情况。

按照正常的情况,纸鹤如果遇到什么危险的话,静悟应该也能感觉得到,如果纸鹤被别的修仙者毁去或者擒住,静悟自然也能感应得到,但现在这只纸鹤却是无缘无故的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好象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而静悟却是一点异常都没感觉到,这只能说明一个情况,有一个远比静悟厉害的修仙者在附近,是他无声无息的收走了静悟的纸鹤。静悟虽然不能确定这个修仙者在什么地方,但很显然,那个修仙者已经知道静悟的到来了。怎么办?就在静悟为难的时候,远处突然出现了一点亮光,这显然是那个修仙者在发出邀请了,静悟平静了一下心情,慢慢的朝亮光处走去,与此同时,他留了个心眼,把一张符箓扔在了原地,如果他有什么不测的话,清云可以依靠这张符箓确定他所在的方位,这是茅山派内部联络的秘法,除了茅山派弟子之外,应该没人能知道的。

静悟朝着亮光之处直行而去,感觉脚下一直都是平坦的地面,他不由得暗暗称奇,难道这大裂缝的底部,竟会是一个大大的平原不成?而且一路走来,他并没有闻到什么血腥味,因此可知丁虎一定也没死,否则的话,从这么高的地方跌落下来,肯定是摔成一滩肉泥了,又怎么会没有一点血腥味呢?难道是亮光处那个修仙者救了他不成?可丁虎体内的地灵丹药力应该已经发作了啊,那个修仙者难道连这也能救吗?静悟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嘀咕,没一会儿,他就来到亮光的地方。

虽然不是十分的明亮,但静悟还是借着一点点的亮光看清楚了自己所在地方,竟然是一所小小的道观门前,道观的观门之上,还挂着一块匾额,上面有“白云观”三字,这倒也罢了,白云观在全国没有一百座也有九十座,但匾额的落款却让静悟大吃了一惊,那是“长春”两字。

长春两字在道家可是大名鼎鼎,那是全真教丘处机的道号。全真教由王喆创立,在宋末元朝曾经盛极一时,现在虽然已经没落,但在道家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许多门派都可以说是全真教的传承。而在修仙界,全真教虽然已经是衰弱之极,但却没有一个修仙门派敢于小瞧了他们,因为最近的一个修炼到了炼气合神境界的修仙者就与全真教大有渊源,这个修仙者就是张三丰。而全真教中与张三丰扯上关系的,就是这个道号长春子的丘处机。

相传张三丰少年之时,曾经在燕山一带偶遇年事已高的丘处机,那时丘处机已经是大限将至了,但他遇到张三丰之后,对张三丰极为推崇,称他为道家几百年来第一人,其成就将远远超过自己的老师王喆,并且将自己一身所学的精华全部传授给了张三丰。丘处机虽然终其一身只是练到了养形炼精的境界,但他的理论知识极为的扎实,而且对道家典藏极为的熟悉。张三丰得他传授之后,又结合自身的武功,在江湖中闯荡了数年之后,终于在武当山创立了山门,成立了武当一派,这还只是在世俗界。在修仙界,张三丰根据丘处机所传结合自己的领悟,竟然在短短的百年时间里,以武道连破两层境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