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 (第1/4页)

可卢植却知道,董卓倒行逆施,早晚必亡,所以便逃离京师,下落不明。

鲜于辅显然对卢植非常敬重,见刘闯也知道卢植,顿时松了口气。

“子干当年逃离京师,便躲在上谷。

只是他已年迈,在初平三年时过世……可叹子干一世英名,对朝廷忠心耿耿。死后却家境贫苦,膝下只留有一子,名为卢毓,年方双十。子家淳厚,学行卓绝。袁本初与公孙瓒交锋时,幽州饥荒,子家以瘦弱之身,担起一家重担,还要照顾两位兄长遗孀和孩儿,非常艰难。

我此前曾有心让他前来右北平,奈何子家推脱学业未成。

今皇叔若要入主幽州,还请多多照拂,莫要使忠臣死不瞑目……”

鲜于辅虽未说卢氏如何凄凉,但言语中却已表露无遗。

卢毓何人?

刘闯并不是非常清楚,只知道此人在后来,一手创立了五姓七大家之一的范阳卢氏,成为南北朝以后,最为强大的一家门阀。

“却不知,子家如今,身在何处?”(未完待续。。)

第286章 洛神(三)

卢毓而今,居于昌平。

没错,就是后世帝都治下的昌平。

不过此时的昌平,尚归属于广阳郡治下……

鲜于辅离开后,刘闯便陷入沉思。按照诸葛亮此前的策略,是要稳扎稳打,一步步吃掉幽州。

按照他的想法,命太史慈占领俿奚,以防范乌丸鲜卑等异族偷袭。

命赵云田豫驻守雍奴,抵御张郃所部攻击。

而后在十月末吞下渔阳、上谷、广阳、代郡等四郡之地,同时联络荀谌自五原出兵,夺取云中。

如此一来,,幽州十郡一属国,共七十八县,便只剩下涿郡一地。

到那个时候,刘闯便可以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克涿郡,不但可以占领幽州,还能够和并州荀谌连为一体,相互呼应。从整体上来说,诸葛亮的方针没有错误。只是在刘闯看来,却好像过于谨慎。也难怪,诸葛一生唯谨慎!此时的诸葛亮虽然还没有到后来那样的谨慎,可是从他的用兵情况来看,其谨慎的性情,已初现端倪……对此,刘闯倒也没什么意见。

“元直,我欲兵行险招!”

“嗯?”

刘闯铺开地图,与徐庶道:“幽州十郡一属国,如今已有五郡尽落我手中,而渔阳郡,早晚也会被我攻克。孔明的安排,倒是非常周密。可是以我看来,却未免太过谨慎,我担心夜长梦多。”

“哦?”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目前成焦灼之势。

但以我观之,恐怕决胜负也就在这一两月间……曹操势弱。若与袁绍继续焦灼下去。与他并无益处。所以我猜测。曹操用不得多久,必然会出奇兵,一举大败袁绍。而袁绍此战失利,虽有可能损失惨重,但其元气犹在。若让他回兵冀州,必然会出兵征讨,于我等不利。

所以,幽州之战需速战速决。务必要在官渡之战结束前,夺取整个幽州。

我欲率轻骑出击,直取昌平。

若能夺取昌平,则袁熙整个部署就会被彻底打乱,我等方有可能,赶在官渡之战结束前,占领幽州。”

徐庶听完刘闯的话,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这是什么状况?

对于袁曹之间的这场战事,其实徐庶的观点与大多数人并不一样。外界盛传,袁绍一定能获得胜利。可是在徐庶看来,袁绍虽占据优势。却未必是曹操对手。就如同柳城之战,鲜卑人同样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结果呢?刘闯心血来潮的一场大火,便扭转占据,大获全胜。

他认为,曹操可能会获胜!

但是如刘闯这样,极为精确,甚至说出官渡之战结束的时间,徐庶也不禁感到震惊。

他实在不明白,刘闯何以如此笃定曹操会取胜?别说那十胜十败论!虽然,十胜十败论固然有道理,但荀彧也好,郭嘉也罢,更多是出于坚定曹操信心说出来的言语。事实上,袁曹之战究竟会是怎样一个结果?袁绍曹操究竟谁能获得最终胜利,徐庶也认为是五五之分而已。

“莫非主公,有未卜先知之能?”

徐庶虽然不太相信刘闯的话,但也承认,刘闯并非无的放矢。

如果,如果真的如刘闯所言那样,一旦官渡之战结束时,刘闯仍未能夺取幽州,势必会遭遇袁绍猛烈反扑。到时候战火在幽州燃起,谁又能保证,幽州那些豪强缙绅,不会出现反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