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傍晚时分,他领着安德森先生去了西二街的利川大饭店,以安德森大班的名义定下了一个豪华包间,然后坐在里面耐心等待着。很快,刘科长就姗姗来到;他穿着长衫,皮鞋,头戴一顶礼帽,显得神神秘秘的。

赵东起身给刘古锋科长和安德森大班做了引荐,然后笑道:“刘兄何须如此小心,重庆是第一军的天下,难道还有人敢为难大权在握的经理处不成?”

“呵呵,赵老弟说笑了!”刘科长摆摆手,笑着说道,“如今这年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刘兄高见!赵某做人正是学的刘兄——做人要低调啊!哈哈。”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三人坐下后,吃着这里的高档饭菜,气氛却变得有些拘束起来。原因在于安德森先生,他说话一板一眼,一会儿英文一会儿中文,搞得刘科长痛苦不堪;不过安德森先生是洋行大班,大有身份的人,他在一边费劲巴巴的听着,却不好发作。

幸好半个小时后,安德森先生说道:“亲爱的刘,此次交易我已委托赵协理全权负责,交易细节你们在此详谈吧!”说完一举杯:“预祝您的军队在获得精良装备后,取得伟大的胜利!干杯,先生们!”

送走安德森先生后,他们两个人立即就变得放松起来。“刘兄,要不要先找个妹子来给您添酒?”赵东试探着建议。

“不了,赵老弟的心意我领了;正事要紧,呵呵,正事要紧啊!”

赵东察言观色,感觉自己先前的分析还是对的:现在正是第一军和第三军系统剑拔弩张的时候,而在川外的宜昌,还有投靠吴佩孚的杨森在虎视眈眈;川省的大小军阀们对军火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

川省目前唯一能生产近代化武器的工厂只有一家,那就是位于成都近郊的四川兵工厂。这个厂是目前川省机器、设备最先进、最齐全的近代化工厂,也是川省军阀混战的主要战利品,每一次的军阀之争,四川兵工厂总是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自从今年年中的一、二军之战后,目前这个兵工厂由各方联合组成的‘军实审查会’管理,这个机构负责分配、协调各个派系军阀们的武器。

作为资深军迷,赵东对四川兵工厂是非常熟悉的,来到这里之后对这个工厂的注意力从未减弱,做了细致的调查;他已经知道,该厂目前生产的主要军火就是仿毛瑟一八八八的汉阳式七点九二口径步枪,以及同口径步枪子弹;能够小批量仿制生产马克沁系列重机枪;基本没有火炮生产能力。

但是川厂生产的汉阳式步枪和子弹问题很多。首先,川厂无法生产高质量的镍铬合金枪钢,只得用自产普通钢材代用,再加上设备陈旧,维护不力,导致生产出的步枪寿命不达标,一般在三千发以下,有的甚至打不到一千发子弹膛线就磨光了;也有运气好的时候,从川外走私来高质量枪钢,这些钢造出的步枪质量还过得去,不过数量稀少。第二个问题在于子弹,川厂其实是有生产无烟子弹发射药的能力,不过连年混战,兵工厂几易其手,质量控制、设备保养均无从谈起,致使生产出的子弹合格品率相当低,他甚至发现过很多用黑火药代替的子弹。

了解四川兵工厂这一川省军阀们主要的军火来源,赵东对军火买卖心里有底,他心里没底的在于能不能顺利收到货款——前提是保住命!

他计算过自己的家底,把所有资金全部兑换成点数,大概有三十一万点之多,这些点数能生产的军火总值超过两百万大洋,假如出价狠一点的话,卖到三百万大洋也不稀奇。

“两百万大洋的军火?”果然,刘科长一听到这个数目,眼睛立即眯了起来;稍停片刻后,他追问道:“赵老弟当真?”

“绝无虚言!”赵东一口咬定。他调查过目前川省大小军阀的财政能力:一般的中等军阀,比如占据数县之地作为自己‘防区’的师长、旅长,一次支出的军火采购能力在一百万大洋之下,因此他没有考虑这些人,而是直接找上了目前川省顶级军阀之一:熊克武、但懋辛的第一军。他估算过,以熊、但二人掌握的地盘,一次性支出两三百万大洋虽然困难,但是搜刮的狠一点,还是不难办到的。

“两百万大洋的军火,只多不少!怎么,刘兄不相信赵某,难道还信不过安德森洋行?安德森先生在美利坚可是做大买卖的,两百万大洋换成美金还不到一百万,这点货还不放在安德森先生的眼里……呵呵,刘兄多虑了!”赵东以前可没少给刘科长灌输过安德森先生是如何的牛掰,现在终于起了作用。

“哦,倒不是信不过安德森先生,”刘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