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这种情况在各地都有。不过身份一般都很隐秘。”

陈石恩解释道。

“我打探到的消息和陈师兄有些不太一样。”

一旁方白突然开口道:

“这个人叫的金原,因为职司的关系,并在衙门里做事。而是经常会离开一段时间。不过在他死之前,曾经离开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按照我和他熟悉的人接触的情况,这个人因为经常接触耕农的原因,脾气非常和气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会招惹仇家。引致杀身之祸的人。被人剌杀,根本毫无道理。”

一句话说。整个客栈房间里都安静了许多。大家都不笨,只从方白这翻调查,加上杨纪之前的推论,立即就感觉出来,这似乎并不是一件普通的谋杀那么简单。

再联想起那位新上任的将军,众人心中突然多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官方怎么说的?”

杨纪问道

“还能怎么说。不就是一件普通的凶杀案?”

孟申蓟嗤声道。

杨纪没有理会孟申蓟,沉吟了片刻,开口道:“那个官吏的住处,能带我去看看吗?”

陈石恩一脸惊诧,这么晚了也要去吗?不过兹事体大。陈石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被杀的官吏住处,距离不远,只一会就到了。

整座府第灯笼高挂,房间里一片杂乱,地上留下很多脚印。显然白天已经过来很多人了。不过总体上还保持着秩序。

“嘿嘿,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了。关于金原的事情,没有我不知道。他进门出门,每天都和我打招呼。”

一名陈石恩招来的,肥肥胖胖,满手油腻的“大娘”望着众人笑眯眯的,她的一只手里挑着灯笼,另一只手里拿着方白刚给的钱。

“他平常多久回来一趟?”

杨纪一边擦看着房间里的书柜,书桌,一边头也不回的问道。

“七八天吧,最多十天的样子。”

“那上一次,他隔了多久才回来的?”

杨纪道。

“嗯,半个月,不对,好像有二十多天。反正挺长的。”

老大娘回忆道。

“知道他去哪里吗?”

杨纪停下来,转头道。

“不知道,反正不是效区,就是下面的县乡。”

老大娘嘴里咕哝道。

杨纪皱了皱眉,摇了摇头。翻看了几本书,又叠回了原位。突然之间,杨纪的目光掠过桌上的砚台,目光一动,伸出手,夹起了一截墨条。

“怎么了?”

方白、江剑青走上前来,诧异道。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对一块用了一截的普通墨条特别在意。

杨纪摇摇头,没有说话。扫了一眼房间里的对联,杨纪心中一动,突然感觉。

“大婶,这个金原死之前,你看过他练过字吗?”

杨纪突然道。

“怎么了?杨纪,你是不是发现什么?”

陈石恩也感觉出了杨纪的异常,上前几步问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现

“大师兄,你没觉得奇怪吗?从这个人书房里写的对联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珍惜、并且擅长书画的人。这种人一般做事有条有理,规规矩矩,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研了一半的墨条,随意的拉在砚台里。”

杨纪低压声音,指着手里从砚台里发现的半截砚台道。

杨纪自己就是一个擅长书画,并且爱惜笔墨的。大凡擅长书法的人,对于自己经常要用到文房四宝,大都会特别护理,写完之后一定会物归其位,而不会随意的丢在砚台里。

这个道理,就像一个追逐强大力量的“武者”不会把自己的武功秘籍,随意放置,而是会帖身收藏一样。

“如果这里的东西,没有人动过的话。那么我感觉这个人死的时候,要么就是在写信。要么就是来不及收拾,就被人杀人了。反正,他一定有留下笔墨,而且来不及传出来。但是这间书房里,我没有看到任何的书信。”

杨纪道,这翻话是压低声音对陈石恩等人说的。

听完杨纪的话,陈石恩也禁不住眉头一挑。这个书房,白天的时候,他来过很多次,但是根本没有留意到什么。

但是陈石恩也不得不承认,杨纪说的话确实有道理。一个笔墨写得这么好的人,不应该随意的把自己用过的墨条随意的丢弃在砚台里。

“别的我不敢说。但是这件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