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慕容评叹了口气道:“皇上,他几年前训练军队之时,座骑受惊而坠马,折齿而垂,‘慕容霸’这么嚣张的名字已经被下旨改成了‘慕容垂’,您也该消消气,为他气坏了不值得。”

慕容俊恨恨道:“他也‘霸’了几十年了,就差把朕的皇位都‘霸’去。”他一拳重击上案桌,道:“众人都只见他为国屡立战功,只有朕知道他真正的心思其实是朕的位子,只是目前隐忍不发而已!哼,少时仗着父皇的宠爱处处都要占尽威风,现在又偏有四弟帮他撑腰,朕又不得不给他加官进爵。”

慕容评听言,脑中急急转了几个弯,道:“大司马是惜才所至,慕容垂武力超群,勇冠三军也是事实,”他说到这里,偷眼看向慕容俊,见他脸色变得更难看了些,连忙又道:“不过,他若觊觎皇位便是大逆不道,什么功也不能掩饰这样的大罪。”慕容俊听言果然点头表示赞许。

“慕容垂的能力朕怎会不知晓,只是他虽然表面上对朕毕恭毕敬,却心存鄙视,只当朕这皇位是受祖礼所保,这样的人,我怎能容得下?他这次被封‘吴王’,气势必涨,心里定会更加小瞧了朕。你看他朝堂之上言谈有理有节,却都不正眼瞧朕,想来心里不知怎么诋毁蔑视朕呢!”

慕容评心里一阵无奈,先皇在世之时独宠五子的状况导致了现在这做兄长的皇上对他的五弟一直心存芥蒂,而且越积越深。现在的慕容俊已经不管是非对错,只想尽力打压慕容垂,最看不得他这个弟弟有威风八面的时候。当然,这件事本身对慕容评并没有什么坏处。现在燕国势力最大的就是他的四侄子慕容恪,慕容评虽然也兵权在握,可是与大司马慕容恪却无法相提并论,这一点也一直是他心里的疙瘩。慕容垂目前算是慕容恪一边的,皇上打压排挤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变相地削弱慕容恪的势力,慕容评倒是乐于稳坐观望,当然,适当的时候他也不忘顺水推舟一把。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那皇上的意思,是不是想挫一挫他的锐气?”

慕容俊目光一凝,转头看向他,道:“你有办法?他行事素来小心谨慎,应对也恰当得体,想抓他的错处,只怕很难。”

慕容评摇摇头道:“皇上说的是,不过,只是想灭一灭他的威风倒也不难。”

慕容俊叹了口气道:“如果朕亲自插手此事,四弟定会怪我不识大体。”

慕容评微笑道:“若皇上不弃,臣愿为皇上分忧。”

慕容俊喜道:“如此甚好。”

慕容评沉思片刻,接着道:“不过要借皇上身边护驾高手一用。”

慕容俊道:“你想借谁?借多久?”

“独孤月。几天即可。”

慕容俊笑道:“这有何难,明日我就让他去你府上,由你差遣,事成之后你让他回宫复命即可。”

慕容评行礼道:“谢皇上。”

然后,他却并没有退下之意,反而又上前一步,试探问道:“皇上这几日的烦闷皆因加封慕容垂而起?”

慕容俊疑道:“难道还会有其他什么事?”

慕容评道:“只是近日来,臣听人传言皇上似有废长立幼之意。。。。。。”他一边说,一边对慕容俊查颜观色,“臣觉得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所以。。。。。。”

“所以你也想证实一下?”慕容俊冷笑一声,“你素来独宠暐儿,虽然朕不知他有何过人之处令你看好,但你此番借机寻根问底,定是因他心有担忧。朕现在还没死,废谁立谁当然是很远以后的事情。不过,逆流而上,不进则退,我们大燕国若想王途霸业,一统天下,一国之君势必要有盖世无双的文韬武略。”他踱至慕容评身侧,拍了拍他的肩膀,点点头,沉声道:“君不强,则民不强,民不强,则国不强,这个道理朕以为你知道的。”

慕容评心下一沉,脸上表情却没有丝毫变化,他为王为官这么久,早已练成了喜怒不形于色。他听闻慕容俊的言语,知道皇上应该已经动了重立太子的心思,于是行礼道:“世子乃皇上交给臣教导辅助,做了太子师傅这么多年,人非早木,臣关切之情也是必然。不过,皇上说的有理,目前龙体康健,这确立储君一事倒是来日方长。皇上若没有其他事情,那微臣就此告退。”

慕容俊点点头,示意他离开。

书房内空无一人时,慕容俊坐在书桌后长叹一声:

也许,父皇当初能力排众异,一意孤行立五弟为储君,自已反而会活得更轻松;

也许,五弟不是胸怀乾坤,腹有兵甲,自已便不会视他为眼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