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却通体散发着深沉豪放的大家气度。

容楼放下茶壶,再看那四只小小的茶盏。它们比一般的茶盏小了很多,仅如铜板大小,色如鸡冠,上面密布着明暗、粗细各异的线条。明的多,暗的少;细的多,粗的少,刀工锋利挺拔,刻痕较深,转角尖锐。虽然物件小巧但不觉可爱,反而隐隐透出一股舍身忘死,但为君故的凌厉。

容楼想了想道:“一红一绿都挺好看,各有各的味道,偏爱倒是谈不上。”

谢玄笑道:“红的是翡,绿的为翠。盏的红‘鲜、透、光、润’,壶的翠‘正、阳、浓、和’,先不谈别的,只说这玉料都是一等一的珍品。”

小七微微一震,目露惊讶之色,缓缓道:“谢公子倒是见识广博,可知道它们的来历?”

谢玄道:“以刀工和雕琢痕迹来看,那只茶壶只可能是几千年前传说中‘九女山’里的宝贝了。”

容楼从未听说过,问道:“九女山在什么地方?”

谢玄解释道:“九女山在北方很远的金英河畔,传说远古时,有九个仙女触犯了天条,西王母因此大怒,于是那九个仙女都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到下界的山上,因而出现了九座红色山峰,这便是‘九女山’。”

小七赞道:“谢公子博文强记,真是了不起。说实话,这只壶的来历我也不清楚,今日全凭公子长了见识。公子如此精通玉器,真正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话峰一转,又叹了口气道:“不过我既不知道壶的来历,自然也不能辨别公子刚才所言的真伪,实在遗憾。”小七的话虽然表示了疑问,但又大大地奉承了谢玄一番,只会使他感到舒服而不致误会。因此,谢玄含笑不语。

小七继续道:“不如公子把茶盏的来历也一并说出吧。”

谢玄随口而答,道:“那四只茶盏则是春秋时期的佳品。”

小七凤睛一亮,点头称是。

阿贺见炉上水壶口已冒出白色的水气,便道:“水已沸开了。”

小七从一个锡罐倒出一些茶叶,放在那只小茶壶内,说道:“这些茶叶得之不易,我珍藏许久都不舍得饮用。”

谢玄家世显赫,天下珍品无有未曾见过的,这时一瞧那些茶叶,心中已有了谱,但想还须品过才敢断言。

阿贺提了开水壶,倒水入茶壶内,放回壶盖,又从盖顶淋了一次开水,这才把开水放回炉上。之后她先把茶盏内白开水一一倒尽,然后从茶壶中斟出佳茗,不多不少,恰好是四小杯。

四人一齐取了,但觉十分烫手。却见容楼一仰头便把那么一盏滚烫无比的热茶完全倒入口中,其他三人接着也都一口啜干。

这饮茶的动作其实大有讲究,凡是擅长茶道之士定必是一口啜干,由于已经习惯了,所以茶水虽烫却不致伤了口舌。但没有训练之人可就无法这样喝了,除非是内功深厚之士,又当另作别论。

容楼闭起眼睛,使人猜不出他是不是烫得难受才闭眼的。幸而他不久就睁开眼,舔唇作声,连连赞道:“真是好香。”

小七瞟了容楼一眼,道:“原来这位公子也深谙此道。”

容楼不解道:“什么?”

小七道:“从你的动作一望便知,大凡能品出这等名茶之人定是要一口呷尽的。”

容楼愣了愣道:“姑娘误会了,我是无论酒、茶都习惯了一口喝干。”

一直没有说话的阿贺偷笑了一声,瞧向容楼,柔声道:“瞧公子这种豪爽的喝法,应该是从北方过来的吧?”

容楼笑着点了点头。

阿贺的家乡也在北方,这会儿瞧容楼的目光立时变得温柔了许多。

小七知道自己会错意了,感觉有些尴尬。

谢玄连忙道:“这茶必是莫干山上的珍品芽茶,只限于清明前后采摘,号称雀舌鹰爪。小七姑娘,不知道在下有没有说错?”

小七感激又欣赏地看了他一眼,道:“不错,这都是极嫩的茶芽,产自莫干山。这等名器佳茗若不遇知音,何等遗憾!”

容楼听言,知道自己对这些毫无所知,只得苦笑了一下。

小七又道:“烹这一趟茶不但泉水得十分讲究,连这火炉摆设之处离茶壶有多少步都有一定的法度。若是过近,则开水的热度太高。若是太远,则开水冲到茶壶之时又嫌热度稍差,如此,色香味都会逊色很多。”

谢玄不禁钦佩道:“姑娘对此道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在下自知远远不及。”

小七连忙歉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