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1/4页)

罗羽杉默默摇首,神思恍惚地与她擦肩而过,朝与罗牛相反的方向走去。尹雪瑶怔了怔,只当她是和罗牛发生了父女之间的寻常口角,也就不再追问。

罗羽杉漫无目的地走出大宅,芳心乱作一团没有头绪的麻线,不知道父亲为何突然阻止自己和小蛋的交往,更不知道自己这是要往哪里去。

可无论她行出多远,罗牛的声音宛若梦魇般如影随形,不断在耳畔回响道:“你还不明白么,他是叶无青的关门弟子。两年后咱们翠霞派与叶无青必有一战,你要是和小蛋有了婚约,却教爹爹如何是好?”

难道,这就是爹爹反对自己的理由么?破天荒的头一遭,父亲在她心目中自幼竖立起的伟岸形象霍然出现了一丝裂痕。

她没有依照罗牛所想的去找娘亲,只希望能够独自安静一会儿。

然而那声音充满了无可抗拒的力量,兀自纠缠不休,向着自己步步进逼,如同一双无形的魔爪扼得她咽喉几乎透不上气,直要窒息晕厥。

不经意里,她业已走出了淡家村,凄冷空荡的群山在黑暗里伴随着夜风狰狞冷笑。

她的脑海里不停重播着一幕幕旧日的景象,从雪地里与小蛋初识;到同赴翠霞向盛年报讯;再到长亭送别,柳色青青……

忽然她若有所觉地低下头,看到仍旧紧攥在手心里的那枚紫竹玉佩,彷佛有一缕暖意自这寂寥的寒夜里,通过指尖倏忽透入她的心扉。

她蓦地记起,在那北方极地的海天之间,自己和小蛋相依相偎,倚坐崖边,面对着波澜壮阔的沧海,面对着远方点点冰山焕放的玉光,面对着隆隆涛声卷拍云崖,他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许下的海誓山盟。——“只要你喜欢,我就一直陪着你看。”

小蛋低沉的话音,犹如充盈着无与伦比的光亮,一瞬之中将罗牛斩钉截铁的警告彻底湮没,在她心底激荡起丝丝甜意。——“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许骗人。”——“不会,我一定会记得。”

想到这里,罗羽杉的唇角泛起一抹甜蜜的微笑,痴痴凝视掌心里熠熠闪烁的玉佩,轻轻说道:“是了,不仅你记得,我也一样的永远不忘。”

登时满怀的忧愁被吹得烟消云散,她精神一振默默思忖道:“无论爹爹如何阻拦,我也不会离开小蛋。他是魔头也罢、是小贼也罢,自收下玉佩的那一刻起,我这一生一世便已注定是他的人。”

她下定了决心,心思亦变得灵活,细想父亲言辞闪烁的神态,不禁又燃起一线希望道:“爹爹那里未必没有挽回的余地,否则他为何又将玉佩交还给我?我需将自己的心意向他挑明,他秉性仁厚宽和,迟早会谅解。”

念及于此,罗羽杉脑海里灵光一闪道:“我何不求盛师伯和丁师叔出面劝说?这世上也惟有他们两人的话,我爹爹最能听得进去,比娘亲还要管用三分。”

她心头郁结稍舒,方始发觉自己已走出淡家村很远,夜色里山村的轮廓影影绰绰,几不可见。

定了定神,她又心想:“盛师伯嗜酒如命,在古井下被困十余日,想必是滴酒不沾。我不妨买上两坛好酒,也能令他有一番惊喜。”

于是罗羽杉仰首望了望天星,辨明四下方向,御风往西北行去。距此约莫一百六十里,便有一座小镇坐落于卧灵山麓间,两日前她与丁原、小蛋亦曾经过。

深夜里山中空无一人,罗羽杉抄近路连越两道山梁,前方隐隐现出一座有几百户人家的镇子,却是黑灯瞎火,一片寂静,只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她在镇口的大街上缓缓飘落,望着空荡荡的街道和两旁门户紧闭的铺面,不禁心道:“我也忒心急了,深更半夜在这偏僻的山镇上,岂会有酒铺还没关门?”

眼见离着天明至少还有三个时辰,目光略一拂扫,发现在镇首西侧的黄泥路旁,居然伫立着一座山神庙,里头漆黑一团静谧无声,想必没有主持,却正可聊作栖身之所,静待天亮酒铺开门。

她迈步走了过去,来到庙门口见大门虚掩,出于礼数伸手轻扣门上铜环,稍提高了些嗓音问道:“请问,庙里有人么?”

等了须臾,也不见里头有人回答,罗羽杉这才推门走进山神庙中。

藉着幽暗的月色,只见庙内陈设甚为简陋,在正中供奉了一尊泥塑的山神,身上的彩漆斑驳剥落,露出里面乾裂的泥胎。

泥塑前还摆放着一张破旧的供桌,上头祭放有若干三牲瓜果,两边各竖了半截红烛,中间的香炉里积满灰烬。

在供桌前方,并排摆有四个跪垫,表面的粗布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