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中年男子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直视着刘峰的眼睛看了良久才说道:“你也算是有心,不过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独往矣!又岂能做这等偷偷摸摸的事情,念在你也是好心,你走吧!”

刘峰心中坦荡,眼神自然清澈,听这中年男子如此说话,他不由得好笑,“还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独往矣!你也就是运气好罢了,遇到一群专业素质不高的强人,要是遇到杀人不眨眼的,哼哼……”

心中的嘀咕刘峰自然不好现在就说出来,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便打算越过众人,往山外的城池走。谁知道刚刚走到那队强人身边,就感觉到一股不寻常的灵气波动,这种波动以刘峰数万年的眼力竟然都看不出属于何种灵力。

稍微放慢脚步,刘峰用心的打量了一下这十多个强人,很快就发现有淡淡的紫色雾气在他们头顶盘绕,而这些紫气的源头,却都是从那中年人身上散发出来的。

“难道我看走眼了?这男子是一个修道之士?”想到这里刘峰听下了脚步,转身对那中年男子说道:“小人第一次下山,怕进不了城,大人方便不方便带我进去?”

按照刘峰的想法,这中年男子得知自己是帮忙的之后,还能说出那么难听的话,想必自己如此冒昧的请求,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但这男子今天好像和刘峰对上了,摆手道:“些许小事而已,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们既然诚心悔过,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以后都跟着我吧!如果以后事实证明你们确实是真心悔过,我自当为你们谋一个好前程。”

一听这中年男人要把这一伙强人都带在身边,车队中一个中年妇女挪到他跟前,耳语道:“老爷,这怕不好吧!万一这伙强人……”

这妇女虽然是耳语,但以刘峰的修为自然听的清清楚楚,她所说的话,在刘峰看来绝对算是合理,谁知道那中年男子却怒斥道:“住口,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们既然诚心待我,我又岂能以欺诈之心待他们?你下去,不许再胡乱说话。”

兵器什么的又被那中年人让这伙强人捡了起来,说是让他们充当车队的护卫。等到其他的事情都准备好,这男子骑着一匹白马,一马当先朝不远处的城池走去。

刘峰快走两步,赶上中年人的马,搭讪道:“大人当真是好本事,您是不是跟那位仙长学了什么法术啊,要不这伙强人怎么能这么容易就乖乖听您的话?”

“胡说八道,怪力乱神之事岂是我这等读书人去做的?”仿佛为了给刘峰扫盲,不等他开口,中年人就解释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浩然正气,我只是对他们晓之以大义,激起他们胸中的浩然正气罢了。”

“浩然正气?”这个名词刘峰听说过,是很神圣的一个词语,凡是谁被说身上有浩然正气,那绝对是忠臣的典范,为人的楷模。

“对,就是浩然正气,人生而同声,长而异俗,何哉?教使之然也。教化不够,则邪气蒙心,轻则为恶乡里,重则祸害一方,正气不足之故也;教化够,则正气斥胸,言必信,行必果,养气之故也。故而,孟子有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年男子长篇大论一大通之后,好像对自己说的话很是满意,竟是一个人细细品味自己刚才的话语,再不理会刘峰。本书转载ㄧбk文学网wαр.1 ⑥κ.сΝ

还好刘峰的文化水平够,要不然还真听不懂这番话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按照这中年人的观点,坏人都是没有人教他学好导致的,如果有人教他学好,他就不会做坏人了,还说什么要养自己胸中的那股浩然之气,云云。

刘峰很想对这中年人说他这是在扯淡,不过有之前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难道真有浩然之气这么邪门的东西?为什么开天辟地至今,以前我都没有发现过?”

想到这里,刘峰又回头去打量那十几个强盗,他们头顶的紫色烟雾更加的旺盛了,已经由最开始的单纯的漂浮在头顶,变成了现在的,由胸中自发的冲出一股紫气,连接到了头顶的紫色烟云。他们脸上的神色也比刚才坦然了许多,不复如最开始那样脸上还有些许的担忧之色。

“当真这么邪门?”看到这样的景象,刘峰突然想到以前听说的那些大儒的故事,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居住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之后,那个地方的治安情况就会好转,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地,小偷小摸、好吃懒做的情况更是基本上完全杜绝。

如果之前的刘峰还认为这只是人们一种美好的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