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只是,与古中国不同的是,这个世界,人类,是可以修行的!

这个世界,有其特有的修行之道文道修行。

万多年前,这个世界没有修行之道,唯有妖兽肆虐,人类生存维艰。

直到万年前,先有人王伏羲感天地大道创伏羲六十四卦,引天降异象,才气灌顶,天封亚圣;后有文王姬昌观日月星辰,着书立传,书成《易经》,同样的亚圣果位,人族才得以享一时安宁。

只是,尽管有两位亚圣相互,但人族生活却并不安逸。

先不说亚圣寿元也不过四千八百岁,终有尽时,单说只有两个亚圣,也无法护得所有人族周全。

如此,继文王证道又过三千六百年,人王伏羲大限将至,人类生存将更加困难。

至此生死存亡之际,有大气运之人孔丘应运而生。

孔丘开创儒道,使得人类有了自己的修行之法文道修行。

此举引天降才气,孔丘一举证亚圣果位,暂时解了人族危难。

又三百年后,孔丘感文道修行者虽能调用天地之力作战,却没有强大的战斗手段,故周游列国,筛选最有意境之诗词三百篇,着成《诗三百》,成为文道修行者战斗手段。

《诗三百》着成,天地交感,才气灌顶,孔丘一句证得文圣果位,成为这方天地有史以来第一个文道圣人。

只是,即便是文圣,这天地间最强大的存在,也无法拥有永恒的寿命。

经孔丘推算,文圣寿命,较之亚圣有长足提升,可享寿元一万年!

自孔子证道文圣,至今已过五千余年,至今,这天地未曾有第二个成就文圣果位之人。

但在儒道开创之后,人类有了修行之法,迅速变得强大,后又有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出事,在儒道之上开创自己的修行之法,一时间这世界竟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而这些修行之法的开创者,也同样在才气灌顶之下成就半圣果位。

如此,经了长时间的发展,那远古时期霍乱人族的妖兽已经被压迫至北原贫瘠之地,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繁华大世。

孔圣一日不死,人类再不必为妖兽进犯而犯难,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野心,也渐渐的不再满足于现状。

包括孔圣在内的诸多天纵之才,在解决了妖兽之患之后,都开始了一个新的研究。

文圣寿命长达万年,但终究会有寿元耗尽之时。

那么,人类,有没有长生之法?

这个命题,数千年来,无数人前赴后继的去探索追求,但最终都只能在徒劳与失望中放弃。

到了现在,人类中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长生之法,不存在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有包括孔圣和诸多半圣在内的文道高人得出的结论,至今已经没有人会去怀疑。

到了现在,也几乎没有人再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

只是,这一切,都不包括眼前的这位一脸迷茫,站在稷下学宫庭院之中的少女!

。。。。。。

方韵此时的心情,只能用迷茫二字来形容。

之所以会在别人上课的时候出现在稷下学宫的庭院中漫步,自然不是方韵有什么天才生的特权。

会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和其她同学一起坐在教室中听先生讲课,是因为她被先生赶了出来!

“我。。。。。。真的错了吗?”

站在庭院中,方韵想起来刚刚在课堂上和先生发生矛盾的经。

之前的课堂上,先生先是讲了孔圣的几则《论语》,之后,先生又如同往常一般回忆了孔圣、几位亚圣和几位半圣对人类的贡献。

回忆结束,开启下一课讲解之前,先生感慨叹息了一句,“唉!可惜,天绝人族长生之路,即便以人王与文王的天纵之才,依然躲不过寿元耗尽的难关啊!”

先生这本是一句感慨之言,是想到人族克服了重重困难,打败了强大的妖兽,征服了一次次难关,却依旧拜倒在了寿命这一条大限之上后的心有戚戚。

但却不知道,这一句话,同样勾动了正在认真听课的方韵的内心的痛!

“先生,既然我人族可以征服霍乱的妖兽,可以克服重重的难关,可以走出文道修行的路,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在某一日,找到属于我人族的长生之法呢?”

方韵心里有一个梦想,一个从小就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