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靖远看到谢永利担心的样子,就对他说:“大哥,没事,你放心,我和谁搭班子都能配合好,自己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就完了?”

谢永利看了看靖远,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就把话题岔开,谈别的内容了。靖远也就不好再聊有关单位领导班子调整的事儿,但他真的不希望郎昕仁到规划处和自己做搭档,那样,对他,对自己都是一种磨难和煎熬。

几天过去以后,靖远在外地出差,接到副处长金哲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单位班子调整,组织部让他回去谈话。靖远还没等说什么,朴金哲就对他说:“书记,老处长调走了,你猜谁来当处长了?”

靖远开玩笑的对他说:“是谁,是你?”

金哲嘿嘿一笑,对靖远说:“大哥,不闹行不行,我哪有那个本事,能把副处长的活干好就不错了。是你的老部下郎昕仁回来了,这回你可厉害了。”

靖远一听,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还是出现了,但也是预料之中,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能顺其自然了。

郎昕仁很快就到规划处报到了,每天从早忙到晚,接待着络绎不绝的拜访者、恭维者,处理着繁杂的行政工作,连班子会都没开,一个人的独角戏就这样开场了。

靖远只是静观其变,并没有主动找郎昕仁介绍有关单位的工作事宜,他觉得以前该说的以前已经说过了,再说也没有必要。自己干自己的工作,别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郎昕仁到规划处以后,只是象征性的开了两次班子会,单位所有的事宜他都是亲力亲为,谁也信不着。就连有关党组织建设的事他也插手很多,靖远虽然很反感,但并没有流露出不满,只是感觉他的手伸得有些太长了。

在一起工作,难免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靖远和郎昕仁从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领导与领导的配合关系,彼此都有些不适应,郎昕仁更是感觉如此。

端午节到小队慰问一线工人,郎昕仁避开了班子所有成员,独自一人领着司机拉着一车食品到各个工作地点走了一圈,等他回来才告诉靖远。靖远听过以后虽然不很高兴,但也没说什么。但另外几位班子成员有意见,就反映到靖远这里,让靖远感觉到非常难办。

这事如果对郎昕仁讲,凭他偏执的性格,肯定会不满意,也会找那些人的麻烦;不说,以后矛盾越积越多,自己监督保证工作没做好,也是失职。

思来想去,靖远还是找了一个适当时机,很委婉的劝郎昕仁工作别总是事无巨细和亲力亲为,多给班子其他成员一些事做,既能调动积极性,又能减轻一下自己的工作压力,何乐而不为?

但郎昕仁听后根本没有反应,反而在私下同有关领导反映靖远总挑对他挑毛病,找别扭,不配合他工作。这话传到靖远耳朵里,他感觉非常委屈,也很愤怒,几次想找他聊聊,到最后也没有去尝试。

一天中午,靖远下班在市场买菜,看到了党委书记胡德全。他责问靖远说:“你们班子原来怎么搞的,怎么常年报销野外补贴,连春节放假都领取呀?”

靖远听了一愣,忙问胡德全:“您听谁说的呀?这不是瞪眼睛说瞎话吗?”

胡德全随口说:“高局长在班子会上说的,我听了也很气愤,你们这不是集体贪污吗?”

靖远听了感觉非常委屈,他对胡德全说:“我家是缺钱,但也不至于春节也核销野外津贴呀。那不是犯傻吗?”

胡德全也说:“我感觉这事有些经不起推敲,但你们自己注意些吧,免得节外生枝。”

靖远回家吃过午饭,越想感觉越生气,下午一上班,他就找郎昕仁,很不客气的对他说:“郎处长,谁说我们原来班子成员全年报销野外补贴,连春节都照常领取?”

郎昕仁听后一愣,然后矢口否认,说自己对此事并不知情。又问是谁告诉他的?

靖远告诉他:“党委领导找过我了,了解这事呢。”

郎昕仁一听,也打着哈哈说:“这事不可能吧?你们以前的事我虽然不清楚,但也不至于那么做呀。”

靖远说:“你在生产股,还不知道这事,全年核销野外补贴,傻子也干不出来呀。”

郎昕仁吞吞吐吐的说:“也许是领导误会了吧,但这事可不是我说的。”

靖远说:“谁说并不重要,事实会说话的。你把这几年机关干部的报工单给我,我拿起找党委书记解释。”

郎昕仁忙对靖远说:“这事没有就算了呗,何必揪着不放,张扬出去,弄得领导多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