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大的脑海里只是一闪而过,因为士兵前来报告说,昔兰尼已派出使臣前来迎接亚历山大进城了!

亚历山大顺利地接管了这个著名的城市,重新委任官员,并留下近百名士兵驻守。此愿已足,亚历山大立刻调换方向,离开海岸朝着沙漠进发,此时他带的部队已不足千人。殷勤的昔兰尼人向亚历山大赠送了50头骆驼,它们身上驮着水袋、食盐和食物,亚历山大的几十辆战车里也盛满了整坛的酒和面包之类的食物。亚历山大还从昔兰尼城附近的村子里找了一名向导,据说他曾经到过撒哈拉沙漠的深处,是一个勇敢的牧人,这名“老沙漠”死活也不愿再闯沙漠,亚历山大以重金相赠这才打动了他。

这时正值春夏之交,沙漠里烈日如焚,雨水稀少,空气干燥。亚历山大开始领略到了沙漠的含义:赤道上空的太阳直射着,沙漠无边无际,散发着阵阵热浪。起初,士兵们和学者们还为这大自然的景观而赞叹,情绪饱满。可是两天以后,他们的眼睛都看直了:这就是沙漠!流沙、沙丘,一望无际,令人头晕目眩,四周荒无人迹,枯燥乏味,阳光灼热,黄沙烫人。士兵们觉得置身于这沙漠里,如同上刀山下火海那般令人难以忍受!只要一吹南风,路上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沙土,把道路的痕迹全埋没了,人们在这漫无边际的大漠上,完全迷失了方向,就像在大海上一样,四周什么标志也没有,既无山,又无树,也没有隆起的山岗。经验丰富的老向导萨皮罗斯也无可奈何。

亚历山大倒还心平气和,他知道这种情况下着急也没有用,更何况是他坚持要穿过沙漠的,没什么好抱怨的。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亚历山大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对他来说,这是个极富刺激性的挑战!这块沙漠曾使波斯国王菲比西斯及其军队全军覆没,而亚历山大一定要走出沙漠,向世人证明他的勇敢和执著!队伍在艰苦地行进着,大家都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沙漠中的气候,变化无常,让士兵们防不胜防,他们白天在酷热、干渴和风沙中行走,夜晚却又必须忍受彻骨的寒冷。很快就有几个士兵病倒了。病倒的士兵在增加,可却不见有好转的,马儿也显得筋疲力尽,于是亚历山大下令所有的人一律徒步行走。 。。

阿蒙神之子(16)

向导带着几十只骆驼在前面带路,亚历山大和士兵们牵着马儿在后面缓缓地跟着,步履艰难。因为炎热,亚历山大已脱掉了胸甲,露出已被晒成古铜色的胸口。他的额头布满了大颗大颗的汗珠,一缕头发紧贴在前额,他的眉头紧皱着,因为他的双脚早已被滚烫的沙砾烫出了水泡,皮鞋踩在沙堆里直冒青烟。所有的士兵都忍受着和国王一样的痛苦,没人敢抱怨什么,国王以身作则,士兵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情况越来越糟。这支几百人的小部队在沙漠中已经穿行了十几天了。在太阳的烤灼下,每个人都显得垂头丧气,步履蹒跚。生病而死的士兵已经被丢掉了几十名!他们就这样被无情的沙漠吞噬了!还有那些战马,也早已奄奄一息,有的早已成了士兵们腹中的美味食物。只有亚历山大的坐骑浦斯飞路还是那么顽强,它与几十只骆驼一样,傲立在沙漠之中,不卑不亢,步伐缓慢而有力。“这真是只神马!”士兵中有人在惊呼。亚历山大也心疼极了,他害怕他的马儿也遭到不测。于是亚历山大撕开战袍,把马蹄轻轻缠住,马蹄早已是血肉模糊了。亚历山大把脸紧贴在马背上,眼眶湿润。马儿瘦了,它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了。昨天,马夫蒙特塔罗将最后的一点料草全给它吃下了,今天它怎么办,还有明天呢?马儿轻轻地摆着身子,似乎在安慰着亚历山大。

士兵们的喉咙里干得要冒烟了,可是骆驼背的水囊里软瘪瘪的,水就剩那么一点点了,难道说就剩下了那么一点点的希望了吗?不,亚历山大不会向沙漠屈服。他费劲地伸出舌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士兵们!沙漠行军困难重重,但神谕之地就在尽头!大家不要气馁,这沙漠中有的是绿洲,有的是水和椰枣,还有成群的野兽,我们有的是希望!”然后亚历山大下令就地休息一下,士兵们又累又渴又饿,又有一些人病倒了,确切地说他们是被饿晕了,或者是中暑了。随队医生神色忧虑向亚历山大报告说:“陛下,只要有水,这些士兵就会好起来。”水,水,干燥的荒漠里哪里有水呢?亚历山大曾让士兵就地掘井,可是地下除了沙还是沙,沙全是松散干燥的,没有一丝水气。“把最后的几匹战马杀了!喝血吃肉!”听到亚历山大这个命令,士兵们忍不住泪流满面,这几匹马可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啊!

突然,天边出现了一小块黑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