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书评 一部令人震撼的环保专著(1)

——评《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

徐 光

“这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地方;松花江水,我童年的海洋;哺育我们成长,替我们受伤;松花江水静静地流淌。什么时候再让她欢乐地歌唱,什么时候不辜负母亲的善良……”。这是###演唱的《松花江》,生长在松花江边的我,也曾切身地感受到松花江的美丽与富饶,她带给我欢乐、她带给梦想,她是我童年时的海洋……

但是2005年11月13日,却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沿江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一时间,上下震惊,举国关注。这一事件因其严重性、巨大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必将载入中国和世界环保史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的一系列行动,拉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历史性转变的序幕。

时隔两年后的今天,我读到了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所著的《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一书,它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缘起,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环境保护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实现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

当前,环境问题成为危及群众健康、制约社会发展、损坏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报告还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中央这一举措深得人心,“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以至于任何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自身;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以至于维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空气、土壤、食物等,时常发出受到严重威胁的警报;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以至于它超越了国家、种族的概念,融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作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础和重要先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为基础,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体系;必须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等政策措施。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是和谐,人们要科学、理性、辨证地认识和满足自身的需要,建立适度、合理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同时也是对人自身的否定;今天对环境的破坏,就是明天对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存权利的无情剥夺。作者还认为目前我国处在环境与经济矛盾最尖锐和最敏感的时期,也是在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上最需要智慧和谋略的时候。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即对立又统一。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五个凡是: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决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埋单的情况一再出现。

读罢本书,那些令人伤痛、让人忧思的往事,那些作者利用哲学思辨性的独到见解和深入思考,那些令人鼓舞、具有震撼力的话语,一直回荡于心。让人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严峻性和重要性,同时更看到中国环保的新曙光。尤其是身为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周生贤,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应拥有一种催人奋进,给予人力量和信念的阳光般的心态:“困难中包含着希望,艰辛中孕育着机遇,探索中蕴藏着成功”。本书作者不仅给予读者以智慧,而且更给予信心、梦想和希望,一种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勇气和谋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评 一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