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二、“你如嫌我太老了,把我的儿子送去同你当红军”

4月5日,我们部队开到开江县属的高寨的时候,在中途碰着一个老百姓在那里种庄稼,身穿烂衣服,面色黄黑,皮起皱纹,手脚粗黑,志气昂昂,声音洪亮。当我走到他身旁的时候,他如见故友,亲热非常,连忙把锄头放下,邀我坐下,二人对坐长谈。当我谈到军阀王家烈的苛捐杂税、拉夫抽丁的痛苦的时候,他便酸鼻,愤激填胸,因为他自己亲身受过那种强拉夫役、非人剥削的悲惨痛苦,所以他自己非常雀跃的愿意来当红军。我又感觉他年过四十几岁,有点太老了,故不同意他来,他遂自荐地说道:“你如嫌我太老了,把我十八岁的儿子送去同你当红军。”经我赞同后,他便摇身一转,向家里跑回去叫儿子,没有多久,便由一个矮而又小的茅棚里钻出二男一女来了,笑嘻嘻的由远而近的走来。他们对儿子的告别词是:“你跟这个同志(指我)去当红军,要听指挥,要时常写信回来。”儿子笑容满面地应承道:“是的。”我看他们这样热烈欢送儿子当红军,把我背的一袋米送给了他,从我身上脱了一件衣服给新战士穿。父母儿子同声说道:“红军真好,的确是穷人的救星。”

三、“我去当红军,对家里的伤兵要好好的招待”

4月21日,经过兴仁县观音山那一天的早晨,白雾层层,毛雨纷纷,虽穿夹衣,犹觉凉寒。天到中午,拨开云雾见青天,一轮红日照天空,这时热度增加,寒气骤减,精神爽快多了。

前面草坪里有个放牛的人,定要争取他来当红军——这样自言自语的走着,转瞬之间,便到达这个人的身边。我照例向他说了一大顿。他只是听了,似乎还不十分关痛痒,犹豫着表示当红军。我再进一步向他解释,他的思想突然改变了,很乐意的随我去当红军,但说要把牛送回家里去,需到家里,招呼大小,安排了家才能走。当时我对他的估计尚有些不足,认为他是敷衍塞责的漂亮话,或者他家中妻子女儿知道了,一定不准他走;站在另一方面着想,如不准他回家一趟,只能带走他的身,不能巩固他的心,必生不良结果,于是我决心同去他家,以便及时补做宣传解释工作。恰好他家属,是个贤妻良母,正在安排我们留寄他家的三个伤员。这个同志果真忠实坚决,对他的妻子说:“我去当红军,对家里伤兵要好好的招待。”便与我同走了。这一天利用他的线索,在途中扩大两个红军(连他三个)。

四、送郎当红军

4月8日,我们部队开到龙里县老巴乡的那一天,我在途中一个小庄子休息着。这家大小三人——一个年纪三十岁的男子,一个与他年纪相当的妇女,又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当我走进他家时,男的捧冷水相送,女的劝吃包谷饭不要钱(我未曾吃她的),于是触动我宣传男子当红军的念头,开始我向他讲,红军是什么人的军队,要做什么事,工农为什么要当红军。这个男子含笑不答。我见他的征象,似乎接受了我的宣传,其所以不坦白承认者,大概是“怕老婆”的原因吧!于是我把他叫到外边去谈话。他的老婆以为我就是这样一直带走了,连忙说道:“同志!他去不得,家里靠他过活。”我说了几句安慰话,还是把这个汉子带到外边来了,二人对坐在一棵树下谈心,讲的是工农为什么要当红军,说的是军阀侯之担与“周、吴纵队”压迫干人的痛苦,鼓动他,男儿志气高,不要怕老婆,干起革命来,大家得快乐。于是他再三思索了一番,复问我道:“当红军后是否准回家?”我答道:“当红军是志愿的,而不是强迫与拉夫来的。今后你想要回家时,可向上级请假,经许可后,可回家来。”从此他当红军的决心定了,要求回家一趟,安顿家务。老婆开始很留恋他,不准他走,结果他说出“舍不得娇妻,成不得好汉”的俗话来。老婆听了笑道:“你真的要去当红军,要时常写信回来,这条手巾和鞋子你带去用吧!”这个新战士,就这样欢天喜地的离开了他的贤妻幼子同我当红军了。

扩大红军(2)

在以上几个实际例证中,已足证明云、贵、川广大工农劳苦群众(其他地方也是同样情形)参加红军的热烈了,——虽然还赶不上主力红军东征时半个月扩大八千红军那样的热潮。

。 想看书来

夺取定番城(1)

一、紧张的一天

夺取定番的前一天(4月9日),记得曾经通过贵阳城附近至龙里的马路,这是敌人构筑的封锁线。

蒋介石在贵阳亲临前线督师,企图于云贵川间消灭红军,却不料行动敏捷的红军打到贵阳城边了,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