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兔磕暝�70万左右。我的女儿在全托式小学读书,每年花费2万元。我计划高中就送她出国,这样直到供她在国外念完大学,保守估计也至少需要200万。我现在担心的是,万一将来我在生意上投资失败,女儿的高额学费谁来出?请问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应该如何理财,才能未雨绸缪做好保障?

答:在笔者的规划师生涯中,碰到过许多对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界限十分模糊的人。公司理财的对象是公司法人,是对一个团体的理财,包括公司的财务、市场战略和竞争优势等,个人理财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及其资产。有些人概念上还算清楚,但是一旦牵涉到个体工商户、私营公司和民营企业,尤其是当个人老板的钱有时既用来维持公司日常经营,又要负担家庭生活开支时,什么是个人和家庭的财产?什么是个人老板的公司财产?两者是否可以合并计算?有什么区别?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往往会发生“个人资产与公司资产混淆”的错误。

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公司的老板身价上亿,但在偿付家庭开支过程中,有时连拿出几万元都非常困难。实际上,个人企业主的公司资产往往很多,但这些钱是不能从公司中拿出来到家里使用的,个人理财关注的是企业主个人家庭自有的资产有多少。个人企业主的公司资产与自有资产有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合并计算。只有当个人企业主将公司所产生的利润拿回家中供家庭使用、这部分资金不进行再投资时,我们才确认这笔钱计入个人或家庭资产。

本问题的主人公,首先必须严格区分放置自己家庭中的资金和将来还要拿出去进行生意投资的资金,然后必须确认夫妻两人现时每年70万的收入是否都可以给家庭使用。笔者从主人公的叙述中感到可能未必如此!

一方面要把收入分清是个人还是公司的,另一方面更应该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开支?这样的开支合理吗?”本问题主人公的烦恼,恐怕更多的是因为开支引起的。以笔者对中、外教育状况的了解,中国教育的优势在于基础扎实,而国外教育更强调学生独立自主、提出疑问和创新的能力。高中甚至大学本科还是学生打基础、学知识的阶段,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课程,才会关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基础教育的严格有目共睹,成绩举世闻名,主人公在孩子尚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放弃国内连外国人都羡慕的基础教育优势,反而化200万让孩子去接受外国的劣势基础教育,实在是做了一件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不用去额外寻求什么精妙的理财方法,让孩子在国内接受高中和大学本科教育,省下200万给孩子读研究生时再出国,就是最佳的理财方法。

3. 问:我太太生完孩子后就一直在家当全职主妇,因此目前家里全靠我一个人的15万年收入生活。儿子还有2年小学毕业,目前花在他身上的钱每年大约在七到八千元,此外我们还有房贷和养车的负担,因此我每月的工资只能有少量节余。我还没有给儿子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心里总是不太踏实。但我在保险支出方面的预算有限,因此想知道现阶段孩子最需要哪几种险?怎样组合最有效率?

答:中国人讲究“上孝下养”,尤其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个“养”更是万千呵护,宁缺大人不敢少孩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疼爱有加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与省下口中食给孩子不同,保险决不是给孩子买得越多,就表示越关心孩子;相反,保险的对象应该是家庭中承担主要经济责任的成员――大人,父母如果有意外,家庭收入受到影响,孩子也就无依靠了。

按照现在中国的社会保障规定,一般的孩子均跟随父母中的一方享受一半的医疗社会保险。另外,孩子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根据这两点来规划孩子的保险,可以考虑为孩子购买医疗费用补贴保险、住院津贴险和意外险。意外险一般一年一付,保费较低但保额较高,只是保费将来不可退回;其他两个险种可以在购买人寿险时作为附加险一并购买保费较低。这样的商业保险组合,保费支出有限,组合最有效率,最符合孩子的保险需求

。 想看书来

理财规划分析(小学部分):(5)

4. 问:我们的家庭年收入为10万元,孩子目前在民办小学念书。按照我给孩子教育存钱的计划,目前还有10到15万元的缺口。我们家前几年贷款购买了一套新房,并将旧房出租,本意是想采取“以租养贷”的策略,但后来贷款利率上涨,旧房出租的收入只及房贷月供的一半,每月还是有两千多元的房贷支出,这就影响了我们给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