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经不是赚小钱,简直是投资高手了;如果是一般人这四年把所有的钱全部投入股市,恐怕早已输得要上吊、跳海了。

从股票市场四年的大跌可以看到,把几乎全部的收入投入某一个市场,尤其是有风险的产品(比如炒股),个人或家庭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要提倡理财,提倡构建资产组合,强调风险分散――所有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中。

考虑到中国的股票市场正从低谷逐渐走向平稳,建议保留10万元的股票投资,其余部分应当转向储蓄、固定收益品种和保险,为将来的养老做准备。

3. 问:我和太太工作稳定,家境也算殷实,目前我们两人的年收入总和在20万左右。但儿子读书不行,职校毕业后,目前收入2000元都不到。他准备今年结婚,女方的工资水平跟他差不多。这样的小家庭生活还得靠家长资助,所以为了儿子结婚,我打算准备20万。另外,儿子和儿媳学历都不高,工作发展空间不大,我很担心将来孙辈出生后,他们的生活会更加拮据。所以为了第三代着想,我还得留一点钱备用。目前我有32万元钱存定期放在银行,如何能妥善对这笔我们子孙三代都要依靠的款项做最好处理?

答:中国的圣贤几千前就教导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的父母是更伟大,将圣人的教诲发展成为“幼吾幼以及幼之幼”。如果按问题主人公的计算,目前有32万,儿子结婚就要化去20万,笔者怀疑剩余12万到第三代时还能派什么用场?

儿子和未来媳妇每月收入仅4千元,不知道为什么结婚要花20万?如果是用来买房,笔者赞成;如果是用于婚宴和蜜月旅游,笔者认为应当按小夫妻俩的收入状况量力而行决定结婚的花费。

建议把32万作为下一代的应急基金,遇到重大事情才予以动用。比如儿子结婚,但花费也要合情合理;第三代出生,小夫妻俩生活确有困难,可以一次性从中提供帮助。总之,开支的主要承担者必须是儿子和媳妇,父母只是作为旁观者提供帮助。这样有助于儿子和媳妇树立独自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量力而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中国的父母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长大!

4. 问:我的女儿目前在一家小型个人企业工作,收入在3000元左右,但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明朗。如今每天都有小企业面临资金问题或倒闭,我想通过购买相关保险为女儿事先防一手。另外,我和太太也快退休了,接下去就要考虑养老的问题,请问何种保险组合既能为防范女儿失业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又能使中年家长同时受益呢?

答:由一家保险公司提供一种保险组合,既能防范孩子失业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又能使中年家长同时受益,这样的保险组合还没有发明出来。如果有,相信所有人都会趋之若鹜、排队抢购,因为在这样的保险组合下,任何人只要搞到一张失业证明全家就可以不劳而获依靠保险赔偿金过日子了。另外,没有听说过把父母和子女放在一起,且被保险人有多个的保险组合。

txt小说上传分享

理财问与答(毕业后部分):(2)

女儿的问题主要是失业后如何获得经济来源维持生活。目前任何企业(包括私人企业)都有义务为职工购买“三金”――社会保障,即使是个人自由职业者也可以申请购买。除此之外,女儿和父母可以购买商业性的人寿保险。人寿险种类繁多,有的险种在投保者年缴保费若干年后,每月给予收益人固定金额作为生活补贴。这类险种也许能解决女儿失业金的补充及父母的养老问题。

一 父母的苦恼(1)

……育儿教育理财实用指南

徐浩

记得笔者读小学时,一个学期的学费是2元人民币,书费是3元人民币。那时,学校的学费收入少,教育设施成旧落后,教师的待遇很低。当时社会上曾流传“研究导弹的教授收入不及卖茶叶蛋的老婆婆收入高”。于是,中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产业化”改革。

“教育产业化”的思路一旦打开,开办学校、设置专业一夜之间成了赚钱的营生,原来乏人问津的教师职业一下子像捧上了“金饭碗”。家庭可以不消费,孩子怎么能没有良好的教育?“教育产业化”将“今日砸锅卖铁交学费、明日就能赚大钱”的思想灌输给社会。同时,利用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从“学前教育”赚起。

据调查,北京一些私立幼儿园收费非常昂贵。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全托,每月托费1080元,一年计有1296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