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有件事我一直没有提过。孟尝君并没有死,逃出齐国后便去邯郸找了我,我已让他前往魏国,并允诺以赵国之力帮他夺下魏相之位,以求坚定魏王合纵抗齐之心。如今大梁那里已经传来了密报,魏王虽然没有公开换相,却已经暗中接纳了孟尝君,有了孟尝君在那里,魏国很难再有反复。这本来是我向齐王施压的一手棋,但我能知晓魏国那里的情况,齐王和匡章他们也未必不知道,这样的话恐怕更难争取匡章。”

“啊,那可怎么办!”

冯蓉哑然地惊叫了出来,赵胜带着满脸的哭丧相对眼儿看着她,半晌才底气不足的说道:“还能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今天来的那位高唐君也不知道是不是齐国太子田法章,唉……就算当真是他,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再来。”

“齐国太,太子来了!”

冯蓉都有些懵了,自从寻找乐毅和捉拿张拂两件事以后,她就没怀疑过赵胜的判断能力,但突然听见赵胜这样说,却怎么也想不明白,现在匡章的事都还没弄清楚该怎么办,他这里怎么突然又冒出个齐国太子了……

………【第101章 大宴前】………

第一百零一章大宴前

各国私底下的运作并不会影响表面的公开交往,距离齐王四十寿辰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国派来拜贺的使臣也渐渐聚齐。他们同住在驿馆之中,自然少不了以私人或者公事的身份相互拜访一番。赵胜身为赵国相邦,是这些使臣中级别最高的,自然更少不了接来送往。

距离寿宴正日子只剩下两天的时候,魏国使臣、大夫须贾才姗姗而至。须大夫在魏国朝堂就是个打酱油的边角料,魏王派他前来,敷衍齐王的意味已经十足,不过这层意思就算齐国和各国都心知肚明也不会有人说出来,毕竟不管怎么说须贾也是大夫衔,在身份并不比他国派来的使臣低,就算魏王摆明了在不阴不阳地打齐王的脸,齐王也抓不住他明面的失礼之处。至于其他国家的使节,事不关己之下还能有不装糊涂的道理?

不过魏王这一巴掌甩过来,齐王也不能干受着,还需要用人人都明白的方式来表示一下愤慨才行,所以须贾这身份就有些尴尬了,明明是大夫,齐国方面却只派了个跟外交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司士署中大夫将他迎进驿馆了事。虽然颜面有些不好看,但不管怎么说须贾也算是住进了驿馆,当日安顿一毕便匆匆去拜会了赵胜。

触龙和蔺相如都清楚须贾这次来临淄必然也是走马观花的打回场面的酱油,但要说魏王没有话让他私下里交代赵胜却绝不可能,所以跟在赵胜身后将他迎进去虚虚地陪着坐了不大会儿工夫,便随便找个理由告退了出来。

须贾和赵胜也算是老熟人了,但他从心里却是不愿意与赵胜单独对坐的,面前这位赵国公子兼相邦是魏王的东床快婿,而且此时赵魏两国已经是半公开的同盟,按说他这个魏国宗室加大夫应该和赵胜更亲近才对,然而因为年前范雎的事须贾已经得罪了赵胜,当时就跟在魏齐身边被赵胜大骂了一顿,此时坐在这里自然怎么都是不舒坦,捏捏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什么整句的话来。

赵胜见须贾扭腰晃臀的如坐针毡,还能不清楚他在想什么。不过他跟须贾还真没什么话说,见他坐得难受,便直入主题地笑道:“须大夫一路辛苦,刚刚到临淄还是多歇息歇息才是。嗯,此次离魏,魏王可有什么话交代赵胜么?”

“诺诺诺。”

须贾就算再“老实”再没本事也不至于是傻子,听赵胜的话音明显是让他说完该说的话就滚蛋。虽说滚蛋两个字不好听,但却正中须贾下怀,他顿时心思大定,舌头也登时理顺了许多,

“下官离开大梁之前,大王专门嘱咐下官,说此次使齐除了给齐王拜寿绝无他事。让下官在寿宴之须臾不可远离公子半步,万事皆以公子所说为准,绝不可当着齐国君臣的面说半句与公子相忤的话。”

赵胜听到这里已然明白魏王要在各国面前表现与赵国步调一致态度的意思,心安之下点了点头笑道,

“这样也好,赵魏两国再加韩国,三晋本来就是一家。嗯,须大夫,秦韩两国使臣来齐国都要路经大梁,他们……”

须贾连忙应道:“哦,这事儿大王也已经交代了,让下官禀报公子。秦国使臣蔡泽在大梁住了一夜,第二天便登了东道,其间大王没有召见他,他也没提出禀见大王的意思,另外他也未与敝国之人过多交集。韩使冯亭倒是在大梁多住了一日,其间禀见了大王,说了什么下官倒是不清楚,大王只是让下官禀报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