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4页)

虎无伤人意,奈何人有谋虎心。赵胜并不惧沙场上的血肉横飞,却也不想看到眼前的景象。然而他必须看,并且还要坐正身子目不转睛的看,只有这样才能告诉所有人,即便身在逆境之中,他赵胜也不是可以任人欺凌摆布的。

很长的一段时间以后,噼啪的棒击声逐渐停了下来,受刑的那些人有的已经昏死了过去,但还有人可以吭吭唧唧的在那里倒气。赵胜猛地一挥手道:

“拖出去。”

“诺!”

众兵丁一声高喝,立时抛了棍棒将软泥一般瘫在地上的那些人拉拽起来架出了厅去。赵胜紧接着冷冷的扫向了赵翼他们三个人,这哥仨心惊胆裂之下都在偷偷注视着赵胜,突然见他用这种目光望向了自己,心里忍不住一阵狂跳,扑通一声便跪在了赵胜面前,赵从和赵略早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赵翼好歹还有些许冷静,忙不迭的凄声禀道:

“末将知错了,愿,愿受罚。”

赵翼这些话极有分寸,虽然已经低声下气的告起了绕,但意思却不是这么回事,那一场杖刑已经是难免,但扛不过去也就是一残,扛过去那还是一条好汉,难不成赵胜还真敢让人把他们打死?

赵胜冷冷的注视着赵翼,见他口条依然利索,忍不住笑了一声,明知故问的问道:

“愿受罚?你们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该受什么罚么?”

“啊?这……末将愿受杖刑,只求公子看在同为宗室的份上避其羞啊!”

赵翼心里忽然出现了些不祥的预感,他不知道赵胜要做什么,但求生的本能却让他急忙再次搬出了自以为能够震慑住赵胜的那些话。

赵胜猛然抬头一阵大笑,紧接着愤然起身伸手指向了赵翼,高声喝道:

“肃侯曾有明喻,宗室之人除****外不可极刑。但你赵翼所犯恰恰正是****。我大赵数十万大军为国而战,如今局势未定,列国虎视,稍有差池便会兵败山倒,国将不国。你蓄意造谣乱我军心,若成,则大赵必将败亡。你是没得什么好处,但所行之事不是****又是什么!”

“啊,我,我……”

赵翼顿时傻了,然而还没等他完全反应过来,赵胜已经向那名伏案疾的云台郎高声命令道:

“将我的话全部记下:危局之下当用重典,****者更不可姑息。邯郸裨将赵翼身为宗室,不思为家为国,反而成谣祸军,yù置我大赵于万劫不复之地,实为当诛之人。相邦赵胜秉大赵律所定,以斩刑相判赵翼,明rì天亮聚集众将共同观刑,以儆效尤!赵从赵略二人虽为同谋,却为副贰,当减罚一等,暂囚禁于军中,待大军凯旋之时再行发落!来啊,把这三个贼子拉出去看紧了!”

“诺!”

“相邦,相邦……公子饶命啊!”

当那三人被拖出去之时,廉颇、蔺相如等人全都愣了。(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第一百七十三章 老滑头】………

就在赵胜对赵翼明正典刑之际,楚国十余万先头部队已经顺沂水北上,大张旗鼓地挺进了东蒙山一带。(_&&)

东蒙山就是现在的沂蒙山区,横亘在齐鲁大地与泗淮之间,虽然不像崤函和秦岭那样险峻,但莒邑便建在这片山区的要害处,也算得上齐国衰败以后拒楚的战略要地了。

七月的风虽然犹带炽烈,但高居山顶却要凉爽许多。莒邑之南三四十里以外的一座山峰上,在上百名带剑护从亦步亦趋的跟随下,一老一少两名仅穿着薄甲的汉子一边向着北边观望,一边在乱石堆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那副闲谈风月般的悠闲神情让人如何也没办法与此地已成战场的局面联系在一起。

那老者约莫五十余岁年纪,中等身材,没有戴军盔的头上发髻略显斑白,发丝总得整整齐齐,没有一缕乱发与发带一起随风飘扬。他小心翼翼地注视着脚下的地面,似乎极怕被突兀的石头绊倒,但紫棠sè的脸上却始终带着乐呵呵的笑容。

当走到一棵参天大树之下较平整的地方时,老者嘘口长气停下身面向北边站住了,双手叉腰摆出一副器宇轩昂的架势,一双仿佛不知忧愁为何物的眼睛向着远方烟霞之中的高矮山峦望了一会儿,接着抬起右手向正前方一指,转头对身边那个二十多岁模样的年轻人笑问道:

“越儿,那片山看到了么?”

“伯父是说那一片么?”

那年轻人比老者高了差不多一头。闻声忙向前探了探头,顺着老者的手指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