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荷兰向他的邻居德国学习,做事很严谨,拿天气预报来说,是以小时为单位预报的,你可以登陆天气网站,清楚地知道几点到几点老天爷是副什么嘴脸,便于你及时应对。你千万别跟他叫板,吃亏的一定是阁下。举例说明:话说有一天我在阳光中醒来,在心里歌颂了一下美好的冬日暖阳,就想效仿荷兰人去树林里散个小步,天空真的是湛蓝一片,谁要是说它一会儿会下雨,我都会跟他急。但不幸的是,我是一个散漫的人,一个散漫的人要是忘记看天气预报,上帝都会原谅的,最多也就是让我吃点小苦头。于是我精心地收拾了一下,特地带上了一本打死我也看不懂但是看起来特深奥的书作为道具,扭扭搭搭地出了门儿。我住在一个叫Sonsbeek 的大公园旁边,也就五分钟的路程。就算我在路上还看了一会儿蚂蚁上树,等我到公园也不过用了十分钟,在俺视线范围内老远看见一个帅哥朝这边走来,俺还没来及找一个显眼的地方坐下摆出苦读的造型,天就开始飘起了雨丝,雨中读书看起来不是有点而是非常二百五,我只好躲在树下安慰自己:没事儿,一会儿就又晴了,咱还有机会!过了十分钟,雨真的停了,改下小冰雹了。于是俺苦着脸灰溜溜地滚回了家。

然后就是汽车,先声明我对车不是很精通,很多车叫不出名字,俗不可耐地只知道大奔和宝马。可惜我在街上没看到过几辆。但是出租车除了大奔就是宝马,全市仅有十辆出租车,还不是随时开上马路等着您老儿招手的,他们都集中在火车站,需要的话要么事先打电话预约,要么麻烦您先走二里地出现在他们眼前。车费很贵,不到二公里六欧元,还得另给司机小费。平时路上见的比较多的就是桑塔纳和奥迪,很多都是在国内很眼熟的车。还有一些车像小玩具一样,应该是老爷车,可是它们那么可爱,我见忧怜,我给它们取名叫“弟弟车”。弟弟车造型卡通,色泽绚丽还有很多涂鸦很讨我这种俗人的欢心,弟弟车小得不得了,一个人塞进去都够呛,不知道人高马大的荷兰人是怎么把自己装进去的。弟弟车倘佯在车流里一点也不自卑,透着一股子自信和帅真,真是越看越喜欢。路上有了弟弟车一下子就生动活泼起来,远远看去,不是冷冰冰的一辆车,更像是一个可爱的小童在蹒跚学步。

度假计划书

荷兰人平时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计划度假,他们对计划度假这件事的热情远远高于度假本身,现在有一个荷兰人想在七月份出行,那么他的计划会在前一年的八月份就开始制订了,别惊讶,这真不算早的,还有更早的呢。花了这么多时间制度的计划有多么详细呢?让我们借来看一看。

首先是人物:我,我太太,我孩子等等,还有我家的菲比(那只骄傲的猫),还有我孩子心爱的泰迪熊(一个玩具),还有我孩子上次作文课得奖的作文等等等等。

其次是地点:某个国家的某个地方,然后就是有关该地的历史、人文、风俗、地理、饮食等一系列的资料收集,还有引申,这一引申就海了去了。比如该地有一个著名的艺术家,那还得加上该艺术家的家谱、生平、主要作品介绍、该艺术家所属的时代背景、艺术背景,该艺术家的仇人以及相好儿。

然后是时间:不要以为仅是简单的July就了事了,这是极为详细的时间表,几月几号几点钟从家门口出发,几点钟把车开到什么地方并且停在什么地方,几点钟步行或者坐公车到达某地,乘坐哪趟火车或者地铁,在几站台下来,左边走20米有一个自动扶梯,再到哪里……

再再然后是关于该地著名景点的长篇论述,如果有博物馆,还在具体到他们想看的那样东西在什么方位,最后要加上计划者本人的感想和评论。

再再再然后是出门需要准备的行李,包括换洗衣服,还有各种场合需要的行头,还有照相机、摄像机、电脑等等,最后是急救工具,谢天谢地,他们去的是一个平常的度假地,所以可以把氧气袋省下来。

最后是根据本次度假专门制作的个性地图。不要小看哦,其中包括很具体的街区地图,偌大一张很可能只包括了方圆一百米。

我对此很有感触,在国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夹着公文包爬山或者逛景的官人们,任由导游讲的口干舌燥,自己却面无表情,既不好奇也不提问,一路那么干巴巴地走过来,我个人感觉像僵尸出游,这到底是来受罪呢还是来摆酷呢?如果只是为了到某个景点前拍个到此一游,那还不如呆在家里吃吃喝喝呢。我很愿意借鉴荷兰人的做法,提前了解一些必要的背景资料,不至于到了地方,像个小傻瓜只会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