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林琪道:“平常总喜欢来找二舅吟诗作画的那些呢?”

雪姣道:“自从二老爷去了密州,那些人便没再过来了。”

林琪叩着桌面,即便如此,也始终无法消除心中的怪异。

尤嬷嬷到底想干什么?

明知道自己已经清楚徐二的人品,尤嬷嬷分担不撇清,反而大晚上来找柳嬷嬷,却仅仅是要让她把阿娘带去园子?

林琪觉得不是自己脑子有问题,就是尤嬷嬷脑子坏了。

她很确定自己正常,尤嬷嬷看着沉默寡言,但能作为陪嫁嬷嬷千里迢迢的跟着苏氏过来,谋略心计又怎么会少?

因此,听到家里没来外人,林琪非但没有松一口气,脑子里的那根筋反倒绷了起来。

丹霞捧了五个包装精美的锦盒外面回来,“姑娘,我把你吩咐的东西拿来了。”

丹霞把锦盒放在桌上,逐一打开,林琪把里面的水晶、丹砂、朴青等物一一拿出来看了遍,确定品相不错,才满意点头。

“让人把这些给崇真观观主送去,请他在初一时亲自主持阿爹告斗渡桥的祭祀,另外再送去五百贯钱,给真君添香油。”

雪姣见林琪这般郑重其事很是不解。

林琪笑了笑,丝毫没有解惑的意思。

傍晚,林琪才从香房出来,就听小耳报神雨润来报,柳嬷嬷又撺掇顾氏出去转转,这回地点是距离水榭不远的小花园。

听说这个消息,林琪皱了皱眉,道:“这会儿天色还早,我陪阿娘出去走走,你们远远的跟着。”

说完,她起身去了上房。

顾氏正在发呆,见到林琪过来,她翘了下嘴角。

林琪依偎在她身边,手指把玩着她裙边的丝绦,道:“阿娘,阿爹的生祭上我想亲手做几盏莲花灯给太婆、阿爹和哥哥,你陪我去采些莲花染纸,好不好?”

顾氏低头,只看到女儿三个可爱的发髻。

“好,”顾氏自打被林父笔迹勾起愁绪之后,发呆的时间明显多了,余下的时间她都在书房里抄写经书,旁的事情基本引不起她的兴趣。

但林琪不是别人,也只有她的要求,顾氏才会没有迟疑的答应。

林琪和顾氏出了芝兰院,柳嬷嬷得知这事时,林琪和顾氏已经坐在了荷塘旁边的水榭里。

这时天气已经转热,水榭四周的格子门全都拆卸下去,四下里通风,尤其这时又是傍晚,微风轻拂,格外凉爽。

丹霞带着芸心去荷塘里采花,雪姣和卷翠留在两人跟前服侍。

林琪看了眼卷翠,卷翠微微点了下头。

林琪这才转头望向荷塘,“阿娘,你小时候就是在这儿玩耍的吗?”

提到儿时,顾氏嘴角微翘,“阿娘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到夏天,就会在这里看书弹琴,你二舅那时正准备秋闱,因为天气热便跑来这里跟我抢地方,阿娘看他可怜,便把这边分给了他,”顾氏从自己跟前往旁边从前往后的比了下。

林琪眨巴了下眼睛,道:“那阿娘跟二舅的关系很好了?”

顾氏笑意慢慢收起,表情逐渐转淡,“那时自然是好的,只是后来你二舅成了亲,”她顿了下,看把脑袋凑过来的林琪,道:“阿娘也长大了,又嫁给了你阿爹,这些年也只回来两次而已。”

林琪抿了下嘴,从二舅能够千里迢迢亲自给她报丧来看,二舅对阿娘的感情不浅,阿娘似乎也对二舅有浓厚的兄妹之情,那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两个生分了呢?

远处的花荫旁,一片暗褐色的玉兰花暗纹衣角被风吹得微微扬起,林琪眼睛尖,再加上一直注意着周围,衣角才一飞扬,她便转过头,定定的看向那处。

那人瞧见林琪的目光,知道自己行迹败露,索性走了出来。

“姑太太安好,”来人上前几步,毕恭毕敬的给顾氏行了个礼。

顾氏道:“严姨娘,许久不见,你可还好?”

严姨娘微微苦笑,眼睛似有若无的看了眼刚才出来的地方,柔声道:“每天吃好喝好,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顾氏点了下头,眼睛转向了荷塘。

当年苏氏嫁过来几年不开怀,眼看着儿子年纪渐长,顾老夫人心急的不行,好容易苏氏有了动静,结果生下来的姐儿,顾老夫人再也等不得,就把跟前最通文墨的素娥,也就是如今的严姨娘,给了顾博文。

第七十二章 来求香

两道士紧跟其后,临迈出门槛前,还是没忍住,转头好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