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六皇子虽然懵懂,但他感觉十分敏锐。

崔铖才稍一露出不满,他便知道这人不喜欢自己。

六皇子抿着唇,乌黑的眼珠透出明显的拒绝。

崔铖迈着方步走到桌案后,拿起戒尺往案几上一拍,刚清了嗓子要说话,就见六皇子脸色一白,闷不吭声的就往后倒了下去。

跟来伺候的内侍吓得脸色煞白,再不顾得礼数,急忙跑过来,抱起六皇子,一溜烟的跑了。

崔铖举在嘴边的拳头尚且还未放下,而他所要教授的弟子已没了踪影。

这件事没等天黑就传到了大皇子和三皇子耳朵里。

大皇子嗤笑一声,道:“崔老头是傻了吗?六弟不过是认个字儿而已,又不是正经的学生,他拿戒尺是要做什么?”

三皇子脸色有些白,冷冷的叱骂了句“蠢货,”而后联络亲近之人,商议接下来该把目标放在哪个人身上合适。

第三百六十一章 暗商议

九月金秋,稻谷麦子进入最后的抢收,江宁城内外陷入一片紧张的忙乱之中。

今年天气不错,收成十分喜人,韩远之怕匪患借机作乱,带着手下一干人等,终日奔波于江宁周边各处。

在农户们上交官粮之后,他又带人护送入仓。

周大人领着两个钱粮师爷,不分昼夜的清点,准备择日将这些粮食装船入京。

而此时,京都的气氛如同暗波涌动的深海,平静却又透着几分诡谲。

苏家的没落好似一个讯号,仅仅月余,先后便有两个新晋的翰林侍讲,两个谏院郎中、一名监察御史被罢免,虽未抄家,但也让朝中人人自危起来。

今晨又有人御史参礼部侍郎刘简行为不端,无视礼教,纵容妾室凌虐仆从。

当然,这参本即刻就被驳回,御史梗着脖子被陛下训了一顿,但这并不妨碍众人用异样眼神看刘简。

下了朝,刘简一脸阴沉的回去,命刘夫人把那侍妾处置了。

刘夫人得了令,心中暗喜,二话不说,把人抓起来送去牙人那里卖了。

刘简听着侍妾凄婉的哀哭,心里不是不心疼。

正在他按捺不住,想要将人拦下时,亲信悄悄递给他一个密封的蜡丸。

刘简看完,就着烛火烧了,也顾不得那妾室,直接转头去了渺阁。

京都的地界寸土寸金,除了开朝先祖分封的贵胄之外,便是参知政事这样职位的朝中大员,若没有雄厚财力,也要望楼兴叹,其他寻常官员便是倾尽家财,也只能在外城边买个小小的二进院落。

可就那样,也都是十分惹人羡慕的事。

渺阁一个小小的妓馆,却能将小楼建在内城和外城的交界之处,由此可见其财力与背景。

穿过一片郁葱的竹林,刘简被领进一间被假山、荷塘以及郁葱竹林掩映着的水榭。

如今天气尚未转冷,又是时近正午,水榭周围的扇并没有全部安上,仅留的两扇扇相并,刚好挡住荷塘与开阔之地的视野。

轻纱随风飘起,露出桌案一角。

其后跪坐着一人,从刘简这里仅能看到一点绣着金线的蓝紫色衣摆。

刘简正了下神色,拱手一礼,便垂下眼帘。

一阵的声响传来,紫衣主人悠然起身,雪白的皓腕轻撩开那抹薄如蝉翼的白纱。

“刘大人请进。”

刘简矜持的轻点了下头,越过那欺霜赛雪又秀雅美貌的女子,走进屋内。

扇旁的夹角,摆着一张圈椅,一个眉目秀丽,举止儒雅的少年正从上面起身。

他朝刘简拱手。

“刘大人今天是代吾受过,吾在此赔罪了。”

刘简连道不敢,忙长揖回礼道:“不过是一些小人作祟,三殿下如此,倒是折煞下官了。”

三皇子抬手请刘简入座,而后道:“便是这般,才最为头疼。谣言猛于虎,好在阿爹睿智过人,能明察秋毫,但刘大人以后不可不防啊。”

刘简道了声是,心里却清楚,这些人这般针对他,不过是因为他亲近三皇子。

刘简也不是闷头挨打的主,吃了亏,他总要想着报复回去。

便道:“近日官家一些举动看似无章,但实则有迹可循。下官想,是不是该走下一步了。”

三皇子蹙了下眉头,道:“如今坊间声势未成,阿爹又开始日日临朝,若此时将石碑弄出,怕是适得其反,倒不如以静制动,占据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