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 (第1/4页)

还是早点把娘家那侄女弄来的好。

小雪垂下眼,不敢多话。

小寒笑着道:“三奶奶惯是不吭气的,前些日子又大病一场,来了也是帮不上什么。”

“夫人与其寻思她来,不如趁着今日人多,寻看哪位娘子更可心,更能干些。到时聘来家里,也能为你,为六少爷添个帮手不是。“

寇氏有些意动。

虽说他上头两个哥哥还没定下,但也不妨先看着,免得到时好的都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寇氏搁了茶盏,问:“老夫人那边如何了?”

小寒会意道:“袁大夫人来了,老夫人正陪着说话,三夫人和大奶奶在前面花厅招待几位夫人。”

寇氏一听顿时不乐意了,她可是族长正妻,崔家宗妇,凭什么她一个行三的弟妹反倒比她还忙。

当下也顾不上挑儿媳妇的理,披上披风就杀将过去。

戴氏正笑吟吟的与一位贵妇说话,瞧见她不由浅浅一笑。

寇氏心头顿时如同火烧,四目相对,又是一番无声暗斗。

待到风平浪静已是十五赏灯之时。

此时张掌柜凭着橘青口述所制画像又寻到几个确实口供,证明那伙贼人的确与贾二交情不浅。

但人都逃脱,抓是抓不到了,当时没人亲眼目睹贾二亲身参与其中,便是立案也与贾二无损。

好在皇帝还有暗地查探的习惯,于是开年朝会前夜,这份证据便悄然摆放在皇帝案牍之上。

皇帝没等看完,就已气得脸色发青。

他还没死呢,就有人想要弄死他儿子,这还真是反了天了。

来喜见皇帝几乎都要喘不上气,唬得急忙备上丹丸,生灌下去。

略带苦味的药丸顺喉而下,皇帝靠着椅背,歇了许久,才算缓过气来。

来喜轻抚他背心,小心劝慰:“官家,时辰不早了,咱们早些歇了吧。”

皇帝动了动眼皮,声音沉沉的吩咐,“研墨。”

来喜忙上前,捏着墨条慢慢细磨,直到一盏茶的工夫才小心的退出几步。

皇帝缓缓睁眼,一点点摊开宣纸,捏着毛笔一阵飞龙走凤,落款时他重重一落,末尾带起一道凌厉的锋芒。

“把这个连夜送去程大人府上。”

来喜不敢多看,卷了纸,塞入袖中,便急忙出去。

厚重的门板吱呀着合拢,皇帝软软的靠回椅子里,眼睛望着头顶雕刻精美的花纹,心绪复杂。

早年时,他的确打算驾鹤仙游之时,把这个位子传给大郎,并且他也是依着这个方向做的。

大郎性子直爽,不会变通,自己恐他不懂治国之道,便请大儒传授悉心传授,担心他不明人心叵测,便托两位仆射,耐心教导,而后又怕他不懂圆融理国,不明朝纲,破格他进入朝堂,行走殿前,参与议政。

昔日相处的种种还在眼前,可他的大郎却已面目全非。

结党营私、狭隘狠毒,公然指使旁人与闹市对幼弟行凶。

还有他不敢做的事吗?

是不是自己在这位置上久了,挡了他的路了,他也会对自己做些什么。

可他如今已经老了,六郎年幼又身体孱弱,他还能怎么办?

皇帝闭上眼,脑中纷乱不已,亲情理智不断的交战,却迟迟无法分出胜负。

门口传来几声低低的交谈,皇帝沉声道:“来人。”

门轻轻推开,内侍小碎步的走来。

皇帝问:“外面何人?”

内侍答:“是六殿下见这边灯火通明,怕官家劳累太过,想来点炉安神香。”

皇帝脸色微缓,道:“点吧,告诉六郎,朕稍后就歇了,让他也早些歇着。”

内侍应声退出。

皇帝长吐口气,等表情略转缓了些,才起身去了内殿。

翌日,开年大朝会。

百官才刚行礼完毕,就有位御史跳出来参奏,贾家在当年护送军需时偷工进料,弄虚作假,中饱私囊。

皇帝瞄向立在殿门出的贾二及贾父。

贾父赶忙出列,义正言辞的否认御史所说,贾二复议,十分肯定的说一应军需绝没有半点问题,御史所言纯粹污蔑。

皇帝面沉如水,问御史,可有实证。

贾家父子乃是朝中重臣,日日鞠躬为国效力,不可随意污蔑。

御史很无畏,叫板道,一应军需都在库中,派人查验就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