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跳蚤投胎转世化而为人。

这些个小人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在董卓面前如此一说,董卓的怒火也就慢慢地平息了下来。

他对着百官气哼哼的抱怨道:“诸位大人,老夫此举,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大汉,好让我们大汉有一个英明神武、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吗?你们大伙评评理,我说的这些话,是不是合乎天道,合乎伦理?”

那些立场不坚定,善于察言观sè的大臣纷纷附和,都说董卓一心为国,忠心可鉴。唯有卢植大声说道:“董卓将军,你说的这些话,老夫觉得不太妥当!当初太甲不明,伊尹将他放置于桐宫。然后把昌邑王扶上宝座,可谁曾想到,昌邑王登基才刚刚二十七天,就滥杀无辜三千余人,所以霍光将军才告太庙而废之。当今圣上年龄虽然有些小,但是聪明仁智,一言一行颇具礼仪,一举一动合乎规范,并没有丝毫丁点的过失,怎么能就凭你一句话,说废就废了呢?”

这时候,董卓坐在案几前不住的哆嗦,脸sè也变得铁青,本来丑陋的脸显得越发的狰狞了。坐在卢植边上的一个大臣偷偷地扯了扯卢植的衣襟,示意他不要再继续激怒董卓了。

卢植笑了笑,又继续朗声说道:“董卓将军乃是外郡刺史,从来就没有参与国政,也没有伊尹、霍光这样的大才能,为何非要强jiān民意,硬要主持这天子的废立之事呢?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难不成董卓将军想要意图篡位不成?”

卢植这一番话说的可是一点不含蓄,直接就把董卓的用心给揭发出来了,董卓恼羞成怒,又“铛”的一下把佩剑拔了出来,一脚蹬开案几就要上前刺杀卢植。

在一旁看热闹的大臣一看,要出人命,吓得“呼啦”一下子都躲到了一旁,他们都是老的成了jīng的人物了,都懂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

唯有和卢植有交情且在朝中有分量的几个大臣拥上前去,拦下了董卓,其中侍中蔡邕、议郎彭伯劝董卓道:“董卓将军息怒,万万不可啊!卢尚书海内人望,今天你如果杀了他,恐怕天下都要震惊,到时对你董卓将军就十分不利了!”

众人好劝歹劝,方才把董卓劝住,这时候,司徒王允说道:“这皇帝废立之事乃是天下大事,万万不可酒后商议,我看大家伙都散了吧,改天我们再商议吧!”

于是大家伙纷纷起身告辞而去。

董卓又在园中坐了一会儿,感觉十分的气闷,便在侍卫的簇拥下向园外走去,刚到园门口。忽然看见远处一骑飞驰而至,马上一人,冲着董卓就杀了过来,一照面,二话不说,手中长戟迎面刺来。

吓得董卓连忙后退避让,两边侍卫蜂拥而上,却被那持戟之人一戟一个,死于当场,董卓见势不妙,连忙躲入园内,众兵士连忙紧闭园门,在里面死死抵住。

董卓惊魂未定,连忙问道:“此乃何人?怎么如此骁勇?”李儒回答道:“这就是方才在酒宴上站在丁原背后的那人,他叫吕布吕奉先,乃是丁原的义子,骁勇过人,手中一杆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就是方才小婿劝阻岳父大人不要和丁原冲突的原因!不成想这吕布心胸如此狭隘,真可谓睚眦必报啊!”

董卓一听,连忙向左右吩咐道:“你们在此好生抵住园门,切莫让那厮冲了进来!”说完就急匆匆的进入园中潜避了起来。

吕布在园门外面杀了几人,见园门紧闭,知道在此多留无益,便拨马出城回营。

第二天,董卓还在温柔乡里未曾起身,就听得外面战鼓声声,号角连鸣,连忙惊问左右外面出了什么事?

左右外出查探,不多时回来禀报,说是丁原在城外搦战。董卓一听,大骂一声:“丁原老儿,匹夫欺我太甚!”

当即起身,点起兵马,带着李儒等人来到城外列阵迎敌。

董卓这边刚刚扎住阵脚,就听到对面阵中传来骂声,董卓定睛望去,只见丁原丁建阳指着董卓破口骂道:“董卓老贼,国家不幸,乃至宦官弄权,造成百姓流离,万民生灵涂炭。你这匹夫,剿黄巾被杀的片甲不留,没有立下尺寸之功,也敢大言不惭,妄言废立,搅乱朝廷,逆贼休走,纳命来!”

丁建阳话音未落,吕布就一骑奔出,向董卓阵中冲来,只见他顶束发金冠,批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怒目圆瞪飞驰而来。

董卓一见,向左右问道:“何人前去斩杀此人?”

“末将愿往!”董卓话音未落,麾下一员小将已是高声应答,纵马迎了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