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在来的路上听鹊弦说,这三名女学生都是县老爷家的孙女,别看她们是瘦弱的小女生,鹊弦说打起架来一个比一个厉害。

临城县的县令名叫白不凡,今年已过六旬,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了。听说白县令家里有四个老婆,个个都美若天仙,最大的也就五十几岁,最小的居然才不过二十。

真是人如其名,这县令确实不凡,与夫人们奋斗了几年之后剩下了五个儿子两个闺女。但这五个儿子并没有传承白老爷的优良传统,五个人才生出来三个丫头,连一个小子都没有。而这三个丫头还都是同一年生的,长相,身高,性格非常相似。

再说白县令的两个闺女,一个自小就夭折,另一个今年才一十三岁,听说长的很是漂亮,家里登门提亲的队伍都排了老长。

林初因自从一进课堂就开始打量县老爷家的三个孙女,三个人大概也就七八岁的年纪,看上去还挺文文静静,一点也不像鹊弦说的那么横行霸道。

虽说林青云才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公子,但是讲起课来一点也不显得生疏。他先从论语讲到孔子,再讲到儒家学派,从头到尾讲的头头是道,听得林初因一阵佩服。看来她这位堂弟果然是名文采出众的才子。想想四婶能教出这样的孩子,也实属不易。

估计江书芹昨晚没有睡好,一进课堂就倚在墙角里进入了梦想,这一睡就是一上午。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林初因准备去街上给林鹊弦买几个包子,然后再带着江书芹去祁村。但是她刚走没多远,就感觉一道小小身影跟在自己身后。

到了书院的大门前,林初因终是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冲着那道小小的身影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听闻问话,阳光下的那道小小身影慢慢垂下了脑袋。

林初因打量着面前的男孩,大概七八岁的年纪,瘦小的身子上裹着破烂的粗布麻衣,脚上穿着一双破旧草鞋。蓬乱的头发好似许久没有搭理。皮肤略黑,长相俊秀,垂着脑袋似有难言的心事。

林初因走上前去,蹲下身来,轻声问道:“别怕,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在上课的时候我就感觉有一双眼睛盯着我看,你是不是找我有事?”

林初因的语气很轻柔,男孩听了这才抬头望着她,他明亮的双眸不停地闪动,紧抿的双唇已经有些干裂,他慢慢开口说道:“你长的很像我的娘亲。”

娘亲?林初因闻言微微一惊,望着他尽是疑惑。

只听男孩接着说道:“我叫赵封琪,我爹叫赵越绫,我们住在羊范镇的祁村里。我爹在村子里是一名拉坯师傅,我家里有一个陶瓷小作坊。但是。。。。。。我们做的瓷器卖不出去。。。。。。”

祁村?那不是孙婆婆和小石头住的村子吗?

“我看你长的像我死去的娘亲,又是镇上有名的林家小姐。所以我想请你帮我爹爹把瓷器卖掉。。。。。。”男孩又垂下脑袋,声音越来越轻,许是有些不好意思。

林初因望着生活似乎很困苦的赵封琪,心中略有些酸楚,说自己长的像他的娘亲不一定是真,但是他的家境应该不会假。

听徐志琰说,因为祁村是临城县瓷石主要来源之地。这些年祁村也开始有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作坊。多是村子的百姓因着地理优越才开起了作坊。但是百姓对陶瓷的做法还不够完善,再加上往外销售的路径不多,所以生意一直都很惨淡,远远比不上他们这些祖上传下来的陶瓷世家的生意景气。

“封琪,你说的事情我会好好考虑,能够帮你们我一定会帮。”林初因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回道。

见她这么爽快的答应,赵封琪急忙点头道谢道:“谢谢你,如果陶瓷卖出去,我就可以继续在这里读书了。”

说完,他又抬头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望着林初因:“姐姐,我可以叫你娘亲吗?”

孩子天真的一句话却是惊林初因一下。以一次见面就被人叫娘亲,她确实有些不自在,再说她也没有资格平白无故的去做别人的娘亲,怕这样会影响到他已经亡妻的父亲吧!

林初因抓着他黑乎乎的小手,轻笑道:“封琪叫我姐姐就好,我喜欢你叫我姐姐!”

“那好吧!”赵封琪有些落寞地点了点头,一个没娘的孩子,让人瞧着确实有些可怜。

“赵封琪,你又在这里拍马屁?”

这时候,突而这三名小姑娘正是县老爷的三名孙女。赵封琪看到她们以后,立马皱起了眉头,拳头都握的紧紧的。

三名小姑娘气势汹汹地跑上前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