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上消失。君士坦丁五世就再次发动大军,从水陆两线进如保加利亚境内。水路由黑海进入保加利亚,陆路则由皇帝亲自率领从色雷斯和阿恰鲁斯向北行进。沿路虽然多次遇到保加利亚人的阻击,但是由于拜占庭与保加利亚的武器装备相差悬殊,几乎每次都是保加利亚全军覆灭。最后在763年6月30日昂恰洛两军进行了最后决战,这次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保加利亚军队大败,拜占庭军队全面瓦解了保加利亚人的进攻。这场战斗以拜占庭的全面胜利和保加利亚的全面失败告终。君士坦丁五世回到君士坦丁堡后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因为这场战争非比寻常,他拯救了整个拜占庭帝国,让帝国不至于灭亡,同时,他的统治也更加牢固了。而等待特勒茨则是一场政变,他最终死于内乱之中。这场政变是科尔米索斯的女婿萨宾(Sabin,765…767)一手导演的,他利用大家对特勒茨的厌恶取得了汗位。可是由于他的亲拜占庭政策让保加利亚贵族和农民都十分不满,臣民们觉得他太软弱了,根本就不是一个能领导人民的可汗,所以誓死反抗他的统治。为了躲避,萨宾只好逃奔拜占庭,让拜占庭皇帝来掩护他,在往后的30年中他也没发挥任何好作用。特别是在帕甘汗(Pagan,772)的时候,本来帕甘是个中立者,他并不同意保加利亚贵族攻打拜占庭的提议,后来因为战争失败要与拜占庭皇帝议和。可是在议和时候,他发现前汗王萨宾居然与拜占庭人坐在一起,还用希腊语说话,这简直就是一种对保加利亚国家的侮辱和背叛,是不可饶恕的。虽然他很气愤,但还是把和约签订完毕。可是正当他刚走出拜占庭的军营,萨宾就怂恿拜占庭皇帝撕毁条约,立刻攻击毫无防备的保加利亚,这正中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得下怀。因此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就指挥军队从黑海的布尔加斯湾港口城市安西亚罗斯城登陆,偷袭了色雷斯地区的保加利亚将军特雷特斯指挥的部队,保加利亚军队大败,被拜占庭生擒数千人。拜占庭人为了耀武扬威,把这些俘虏全部带到了君士坦丁堡,在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下令把全部俘虏处死。公元773年虽然保加利亚汗王特利里格(Telerig,772…777)曾发动了一次强烈的进攻,但却被自己人出卖,虽自己侥幸逃脱,但数万士兵被歼灭在色雷斯南部的利索色利亚,战俘也被君士坦丁五世在军事坦丁堡竞技场上全部处死。因此君士坦丁五世被人们冠以第一位“保加利亚屠夫”。保加利亚也由于这些年的过度用兵,已无法与拜占庭争锋,就承认了拜占庭的宗主地位,并签订了和约。

775年,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去世,经过短暂的利奥时期,其子君士坦丁六世(Constantine VI,780…797)即位,此时形式开始发生逆转。有的时候,好的统帅是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的。在君士坦丁六世在位初期发动了多次对色雷斯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拉夫人的战争,虽然都胜利了,但打的十分艰难。在解决完内部问题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六世想趁热打铁,索性对保加利亚人来一次进攻。这样一方面挫挫新可汗的锐气,同时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民众支持度。可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保加利亚的新可汗卡尔达姆(Kardam,777…803)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初期就利用拜占庭人的短暂内乱,重新发展了本国的军事力量,此时已经开始与拜占庭抗衡。君士坦丁六世为了准备进攻,先派出了一个先遣团到巴尔干山区刺探消息。这正在卡尔达姆的意料之内,所以他决定将计就计,先用大军消灭了拜占庭的先遣团,然后又用错误的消息让君士坦丁六世进攻并深入到保加利亚人事先做好的埋伏圈。果然君士坦丁六世上了当,结果在几次战斗后全军覆没。过了几个月,拜占庭人再次进军,又一次全军覆没。君士坦丁六世知道自己不是卡尔达姆的对手,只得签订了和约。这个时候,形式完全逆转。保加利亚已经开始占拜占庭的上风,进而也迎来了保加利亚王国的黄金时代。 。。

第十五章 “第一保加利亚屠夫”和早期保加利亚王国的社会生活(2)

在保加利亚早期可汗统治时期,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出现了典型的封建制度。虽然这时还属于早期封建制国家,但已经在政治上分成了对立的地主贵族阶级与自由农民阶级。

国家最大的地主贵族是可汗或大公,他们掌握着保加利亚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司法权以及行政权。不过由于氏族制的残余,上层贵族领袖们仍旧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宫廷会议中可以各抒己见,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可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