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看到普照心怀怨恨,鉴真劝导他说:“人们相互不能理解,是因为所站的立场不同。有时候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就可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了。达摩携经来东土传法,历经艰辛而无人理解,他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精诚苦修,才在中土将他的禅法传播开来。我们要实现东渡弘法的大愿,经受这些考验,又算得了什么?”

鉴真寥寥几语的开示,让普照的心情好了许多,他望着师父,深深地点点头。

再说荣睿,两个衙役见他面色灰败,气息奄奄,只好雇了一架马车,心想好歹也得将他弄到杭州再说。

老马破车进了杭州城,立即遭到路上行人的围观。人们不知道这个半死的戴枷僧人犯了什么罪,纷纷猜测着。

马车快走到官衙时,一位商贾打扮的男子迎面走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家丁。这男子见人们盯着马车看,也无意识地朝那车上的犯人瞥了一眼,继续走自己的路,突然,他意识到这个犯人怎么有点面熟呢?他又扭头看了一眼,顿时惊呆了。

荣睿身子靠在车框上,两眼半阖着,目光漠然,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

男子急步走过来,扒开围观的人跟着马车,两眼紧紧盯着荣睿辨认着,他忍不住了,轻声问道:“是荣睿师兄吗?”

荣睿一激灵,头在枷上四顾,目光从那男子的脸上扫过,竟没有认出站在他面前的是已经还了俗的师弟玄朗。

玄朗眼里涌出了泪:“师兄,我是玄朗。”

荣睿惊得睁大了眼:“玄朗?”

“师兄!”

陈衙役见有人上来搭话,便往边上赶人:“走开走开!都给我走开!”

玄朗被推向一边。

马车离去,荣睿大睁双眼,看着一身华服的玄朗,眼里流露出痛惜的神情。

玄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和荣睿的见面会是这样的场面。自从第一次东渡失败与荣睿、普照两位师兄各奔东西后,已经过了一年半,他想不通荣睿怎么会出现在杭州,而且成了一个囚犯呢?

他远远地跟着,直到马车进了官衙的大狱。

自从跳上吴玉兰的绣船后,玄朗的人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在盐商小姐强烈的爱情攻势下,他作了一番小小的挣扎,便心甘情愿地还俗成婚了。岳父大人也不强求他成为上门女婿,而是给他们一笔本钱,让其自由发展。玄朗看准了外国人对大唐丝绸和瓷器的需求,夫妇俩人来到杭州安家,欲借明州海港,与前来大唐的外国人做起了丝绸和瓷器的贸易。

玄朗通过关系探得了荣睿的案由,他没有能力救他出来,只能想办法先为他治病。他请了杭州一位很有名的老中医,又想办法与押送荣睿的陈衙役搭上关系。这天,他带老中医来到大狱,叫出陈衙役,塞给两锭大银,恳求道:“请差官行个方便。这是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陈衙役痛快地收下银钱,便将他们带进了牢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鉴真东渡 第八章(2)

待狱吏把牢门打开,玄朗看见荣睿枷已脱去,躺在草堆上昏迷不醒。

老中医上前把脉,又翻翻荣睿的眼皮,摇摇头说:“病入膏肓,十天半月是治不好的。”

陈衙役一听说:“十天半月哪里拖得起?!你要能治就赶快治,也好尽早押解上路。”

玄朗又向陈衙役恳求道:“差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犯人已命在旦夕,能否由我出钱作保,让他监外治病?”

陈衙役说:“这可使不得,此番僧是送往朝廷的要犯。稍有不慎,岂不是害我吃官司?如今能让他在牢里治病,已经是破了规矩送你很大的人情了。”

见此情景,老中医只好说:“那就先吃几服药看看吧。”

玄朗无奈地望着昏迷的荣睿,一筹莫展……

此时,昼夜赶路的祥彦和思托也来到了杭州,打听到荣睿关押处后,便到广济寺拜见老方丈悟真,将鉴真的信交给他。

悟真看罢信,也很吃惊,忙问:“荣睿?他现在哪里?”

祥彦说:“我们一路打听,得知他已经解到杭州,现在身患重病,关押在狱中,待病势好转,继续押送京城长安。”

悟真沉吟片刻:“唔,事不宜迟,明天一早,你们随我一道去拜见杭州太守。请他出面将荣睿具保释放。”

祥彦、思托听他如此口气,也就放了心,又掏出一信递上前去:“谢大和尚。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