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由美国次贷危机导演的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到底是否会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与会多数人士给出了否定且比较乐观的答案:受美国次贷危机所累,全球经济只是放缓了增长的脚步,而不会因此衰退。这样的讨论结果虽然仅仅是坐而论道,也可能对眼下市场信心的重建不能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但至少给了人们一种重拾信心的希望,也让人们看到了通过努力、调整和重建,全球经济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还会是美好的,只不过市场重建的过程还需时日。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全球一体化需要一套新的、更好的法规监管模式,这一模式应当更能反映我们的相互依存和全球经济的实际运作方式。发展培养多边主义的能力,将决定经济生活的稳定性。

曼德尔森指出,正因为不负责任的风险管理会导致全球市场的巨大损失,并打击公众信心,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金融一体化的价值。全球投资增加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这种资金应当用于支持企业发展而不仅仅是用来投机。目前的金融危机证明了建立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对话和框架体系的必要性。

关于这场危机对欧洲的影响,曼德尔森表示,金融危机对欧洲还没有直接的风险,我们现在还有一个绝缘的保护层,我们必须重树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方式,但不能因为我们距危机中心远,就不预测其带来的风险。因为全球化改变了游戏规则,我们必须重建新型的管理治理模式,而且要求其有动力、活力和灵活性。一旦出现问题,应该有早期的启动预警系统,使有关方面能尽快携手采取措施,而不是采取保护主义。曼德尔森特别强调了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必须理解这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必须要加强。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5节:华尔街冲击波(5)

对于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空中客车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恩德斯表示,全球化没有出问题,是风险管理出问题了。

托马斯?恩德斯看中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市场,因为在亚洲特别是日本京东的市场发展很快。他说:“亚洲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少地依赖于美国经济,同时越来越多地与世界经济开始相互联系,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部分。美国和欧洲将在未来继续增长,并成为令人难以置信的重要市场和经济体,美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将继续发展,并成为较大的经济平衡体之一。”

摩根士丹利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是华尔街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表示,美国正在遭受14年来最低的消费水平。不过他认为,美国消费者不是不想消费,而是没有了消费能力。而这就是“中国向美国出口逐步降低还将继续降低的原因”。

“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会对中国金融业产生显著影响。”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说:“因为中国金融业对外敞口较小。中国的银行体系通过之前的重组改革,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资产平衡率来看已经非常稳健,但次贷危机及其溢出效应仍给投资者信心带来一定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已经保持了快速的成长,增速平均在10%左右。”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相信这种增势还会继续保持,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进展之中。2008年,中国和全球的情况一样,也出现了物价的上涨,且上半年物价上涨还较快,当时中国政府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从现在的效果来看,通胀水平逐月在下降。从中国周边新兴国家市场看,中国政府控制通胀水平的能力很高,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史蒂芬?罗奇说,如果说外部的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那就是中国可能会稍微放慢一点儿增速,比如在出口方面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少一点儿。

从全世界债券市场看,国内债券市场的45%是美国债券,国际债券市场的22%也是美国债券。现在全球金融市场单一、过度集中。这场金融危机会不会引起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主导力量的丧失?对此,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他坚信,美国度过这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金融业在世界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还会存在。但确实也会有所改变,那就是区域的金融力量或者市场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下一轮反思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个金融危机可能是由十几个金融原因造成的,所以反思这个过于单一的市场,也是应该引起大家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