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它打开了对称星的给水系统,在厂房四周的墙壁上安装了一排龙头,为厂房里的人提供饮用水。对称星食料生产区里有纵横交错的管道,年代十分久远,有的已逾千年。黑匣子机器人从这些管道中偷来葡萄糖、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物合成一种营养丰富的人类食物,并通过厂房里的另一排龙头输送出来,供人食用。

八人体又决定:“我们要全面探察这个星球。”

探察工作一开始就没有经过实验摸索阶段,直接按周密计划正式进行。八人体为黑匣子机器人设置了新的程序,令其秘密派出大量侦察兵,执行探察对称星的任务。侦察兵是一些伪装成小蜘蛛形状的探测器,金属外壳涂成黑色,没有一点光泽,以增强隐蔽性。

侦察兵们向各个方向潜入,它们的八倍复眼时刻不停地监视着各厂房、电子管、电线、大缸、反应堆等设施的情况。同时,大批量制造这些侦察兵的机器也被赶制出来。侦察兵装备的摄像管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有一种远程侦察兵,由于需要快速侦察清楚大范围的情况,它们如鸟蛛一般组成数量庞大的群体,联合行动;而它们的头却小,因为它们只作一般性情况的扫描侦察。一星期以后,有了能思考、能分析的高智能化新型探测器,它们由其它侦察兵驮运着,奔赴各处执行探察任务。它们的头有鸡蛋般大,里面配备了电子眼、电子耳、电子鼻、热电偶、电离计数器和分光偏振计等侦察工具。作空间距离测量时就按纵列派出探测器,探测器的每一只电子眼都是一台可变基线的测距仪。作精密测量时就派出微型探测器,它们配备一微米直径的触须,每一步只移动一毫米的距离。

八人体获得了重要情报:对称星上的金字塔一共有七个。

侦察兵们把所有的金字塔都日夜不停地监视了起来,它们传回的情报使八人体一一掌握了各个金字塔的情况。从体积来看,金字塔虽有大小之分,但差别很小,所以它们大体上是一样大的。但在力量、形状及周围电磁场的变化情况等方面却有非常大的差异。其中一个有些特别,与其它金字塔不同,它十分贪吃,频繁地光顾加料站。当然这种差异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并非数量级的。每个金字塔每天都要消费很多吨化学物。这种化学物就是它们的食料,呈泡沫状,喷洒在它们身上,供其吸取。安装推进器的一侧不喷洒。

侦察兵们很快弄清了金字塔的主要工作:对一个大象模样、浑身蓝绿色、长着甲壳和七个触角的怪兽进行试验。那怪兽巍巍然躺在对称星北极区的一座水晶宫里。那水晶宫是对称星上最大的建筑,然而也只容得下七个金字塔,再加萨迦—玛塔峰顶上的第8个金字塔。水晶宫及旁边的其它建筑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其内部电路没有与任何智能部件和黑匣子机器人相连,而是由金字塔顶直接发射电子束,打击一些粗陋的液压传动装置,再由这些液压传动装置控制开关和阀门的开启与关闭。七个硕大的金字塔与萨迦—玛塔峰顶上那个金字塔在没完没了地交换着信息,盲目地折腾着,无休无止地消磨着时光。它们忽而按不同比例往水晶宫里灌注无害液体;忽而按不同压力给它充注气体;忽而又在里面安装上破旧的静电起电机,并让机器运转起来,产生电荷,在水晶宫的穹顶下建立起静电场(静电起电机能直接产生电荷,金字塔一定拿它们当“镊子”使用)。然而,金字塔的这些实验永无结果。虽然实验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但那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另一方面,八人体却在成功地糊弄着萨峰金字塔。本来八人体的工作之一就是负责新到智能部件的贮存与接线编程工作,然而,自从特罗派尔等一批成员到达对称星后,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输入的智能部件全都搁置一边,一个未用。萨峰金字塔被这个情况搅昏了头:对称星极需智能部件,可辛辛苦苦弄去了却又闲置不用!这是何故?萨峰金字塔按指示加快了智能部件的输送工作。但它慢慢发现指示其输送的智能部件不是来自普林斯顿,就是来自德班,或是另外几个固定的地方——是的,另外六个地方;不是特罗派尔的熟人,就是贾安戈·滕博的熟人,或是……

当萨峰金字塔认识到这一情况时,八人体已成功地开始了自己的活动。他们或伪造指令,或拆除现有智能部件身上的连线;他们至少已有684个同类,还在同类所在厂房的墙壁上凿孔安设了无线电收发两用机,并向他们发出指示:“今后你们听从我们的号令……”

第十四章

墙壁上的喇叭不时向厂房里的人发出各种指示;金属蛛侦察兵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人们不停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